滴水观音,为什么叫滴水观音?
一、滴水观音,为什么叫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天南星科、海芋属,又名“滴水莲”。佛手莲,有药用价值;在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像观音,因此称为滴水观音。形象似观音之手。枝叶有毒,家里有小孩的时候尽量远离小孩。滴水观音是热带雨林的林下植物,故其生长需高湿度,散射光才好。
原产亚热带,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不耐寒,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均作盆栽,入冬前搬入室内。海芋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生长最好,一般盆土多采用2∶2∶1的腐叶土、泥炭土、粗沙的混合土。
二、滴水观音真的有毒吗?
家里养了盆滴水观音,有了小孩子,决定要不要养这盆花,就查了一下传说的毒性。滴水观音学名Alocasia macrorrhizos,原产于热带雨林。汁液有刺激性,应该避免汁液和皮肤的接触,误食会有中毒危险。毒性成分为草酸钙结晶物,即植晶体,Raphides。草酸根和钙离子是生命体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单独都没有毒性,包括滴水观音在内的一些热带雨林植物能生成草酸钙结晶,该物质有一定毒性,是一种针对草食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作为观赏性植物,如果不破坏枝叶释放汁液,或误食,滴水观音是安全的。接触汁液会有麻木感,随后皮肤疼痛感和灼烧感,不适会持续达两周。
以上回答参考了wikipedia相关词条,供参考。
三、滴水观音的养护方法是什么?
滴水观音是一种常见的盆栽植物,它是一种多肉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耐旱能力。以下是滴水观音的养护方法:
- 浇水:滴水观音需要少量但经常浇水。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微湿,但不要让土壤过于湿润或干燥。浇水时应该注意不要浇到叶子上,避免叶子腐烂。
- 光照:滴水观音需要充足的阳光,但要避免过度曝晒。在夏季高温时,最好将它放在半阴凉的地方。
- 温度:滴水观音适宜在15℃到28℃之间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它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 土壤:滴水观音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建议使用蛭石、珍珠岩、园艺砂等松散的物质来调整土壤质地。
- 肥料:在生长期间,每个月施一次肥。使用的肥料应该是富含钾、磷、氮元素的多肥料,如鸟粪、腐熟的厨余垃圾等。
- 繁殖:滴水观音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叶插法、茎插法、种子繁殖法等。其中,叶插法是最常见的繁殖方法。
综上所述,滴水观音的养护方法主要是合理浇水、光照适宜、温度适宜、土壤适宜、适时施肥和适当繁殖。
四、谷子的病虫害防治?
谷子病虫害农业防治主要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1)晒种播前晒种既可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又可通过阳光 照射杀死黏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方法是:选晴天,把种子摊幵翻 晒2?3天,厚度以2?3厘米为宜,注意不要在水泥地和柏油路 上晒。(2)选种播前采取温汤浸种能杀死黏附在种子表面的线虫等。方法是:将种子放于55°C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捞出漂浮的 秕谷及杂质,将沉下的籽粒取出晒干即可。此外,在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应结合春耕用40?基异柳 磷进行土壤处理。精耕细作,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采用配方 施肥技术,增施腐熟有机肥,注意微量元素的使用,以增强谷子的 整体抗性。结合中耕除草拔除病虫植株,及时清理农田、地埂和房 前屋后的植株残体,消灭传染源。
五、油菜的病虫害防治?
(1)防治蚜虫。发现蚜虫为害中心株时,及时将受害植株带虫摘出,就地消灭,也可用药剂防治。
(2)防治白锈病。①与其他作物轮作,减少菌源。②选用无病良种,并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③播种前做好开沟排水,精耕细作,适时适量施肥。④摘除病叶、老叶带到田外处理,减少菌源,减轻病害。⑤搞好抽薹期的药剂防治,可用58%瑞锰锌、58%甲霜灵、80%代森锌、75%百菌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任选一种喷雾,隔5~10天1次,连喷2~3次。
(3)防治萎缩不实病。①播种时每亩用95%的硼砂或硼酸500克拌土杂肥做底肥。②在油菜5叶期和蕾薹期每次用0.2%的硼砂溶液(用温开水化开)喷施于叶面1次。
六、鬼针草的病虫害防治?
防虫除草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可采用一次性封杀。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①稗草、千金子防治方法: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②莎草、阔叶杂草防治方法: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③田间各种杂草共生防治方法: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症状:花草叶斑驳 防治方法:可通过种子或蚜虫传播,可通过灭虫等方法防治。
七、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步骤/方式1
种植的时候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在播种之前,使用药物对土壤进行消毒,使用多菌灵等药物。
步骤/方式2
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施肥,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可以根据该植物的生长周期来调整播种时间,避开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
步骤/方式3
在发现有植株感染病虫害后,及时喷洒药物进行治疗或者是预防。可以选择农药来喷雾或浇灌,可选择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等,具体根据情况选择。
八、樱花的病虫害防治?
樱花的病害主要三种:
1.穿孔性褐斑病症状:叶片出现紫褐色小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穿孔性褐斑病防治方法:新梢萌发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时喷洒160倍波尔多液。
2.叶枯病症状:叶片出现黄绿色的圆形斑点,然后变为褐色。叶枯病防治方法:发芽前喷洒波尔多液。
3.根癌病症状:发病部位会产生肿瘤。根癌病防治方法:可用刀锯切除癌瘤。
樱花的虫害主要两种:
1.介壳虫
最好是在介壳虫的孵化期,喷洒一些农药,我们绿友苗圃用了杀扑磷感觉效果就很好。
可以在冬春期喷洒柴油乳剂,用来消灭冬虫。
2.小透翅蛾
可以在樱花树的树干上涂抹一些石灰,主要是用来防止虫卵的产生。
可以涂抹杀菌剂,在樱花树的枝干上。
以上就是几种樱花树易患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在种植樱花树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其它类型的病虫害,我们只有多观察樱花树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时才能够及时应对,如果自己无法处理的话,一定要找专业的植物专家来解决。
九、杨梅的病虫害防治?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杨梅卷叶蛾。
杨梅卷叶蛾,俗称卷叶虫。一年发生两次,即5月底一6月中旬和7一8月。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包,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使杨梅新梢危害,树势转弱。
防治方法:
在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1000倍;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溴氰菊脂乳剂5一10PPM。
2、牡蛎蚧。
牡蛎蚧危害杨梅枝条,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树枯死。牡蛎蚧产卵于枝叶,第一代若虫一般在5月底一7月初孵化。
防治方法:
(1)抓住第一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扑虱灵1000倍液或速扑杀1000倍液(果实采摘后立即喷,挂果期不能喷)。
(2)在2月下旬一3月上旬用50倍灭蚧(1斤灭蚧加3两碱冲50斤水)。
3、白蚁。
白蚁蛀蚀根颈及树干木质部,于皮层修筑孔道,造成树干及主根系损伤,导致树体死亡。
防治办法:
(1)人工诱杀。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
(2)甘蔗渣扎成粉,混拌上灭蚁灵后,装进透气的薄膜袋里,零星分散地放在杨梅树地面上,再压上1一2块石块。
4、枝干害虫(天牛爆皮虫)
在杨梅树近地表的主干部危害,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清除主干周围的杂草。
(1)主干涂白,用石灰5公斤,硫磺0.5公斤,食盐100克,动物油100克,水适量调成糊状涂白。
(2)钩杀入木幼虫。
5、杨梅褐斑病(杨梅叶斑病)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
症状: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
防治方法:
(1)通过改善杨梅生长环境,增强树
势。如使园地排水良好,并改善树冠光照条件。杨梅园要一年一次深翻,使土壤中含氧量提高,促进根菌活动,多施饼肥草木灰等农家肥,和肥力高等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时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
(2)喷药保护。在5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8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或1:2:200的波尔多液。
6、杨梅癌肿病
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
防治办法:
(1)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涂上200倍抗菌剂402,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每次喷杀菌剂农药时都要喷湿枝干,在采摘杨梅时,不要穿皮鞋上树。
7、杨梅根腐病
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导致地上部枝叶枯萎。经挖根解剖病组织的纵向侵染次序是幼根嫩细根,根瘤→小根→大根→根颈→地上部;横向侵染次是从髓心周围木质部向四周扩展。树体发病后枝叶急速发生青枯,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一8月症状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
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
(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
防治方法:
(1)园地选择,根据几处发病圆地调查,多发生在土壤沾重有机质量含量低的且易积水的低洼处,园地原植被作物均是圆毛草。因此在园地选择是要避开。
(2)药剂防治:根据试验,以株施0.5斤一1斤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防治效果好,具体方法是,杨梅树下翻松土壤,深度15一30厘米,范围为根颈至树冠滴水线下,将药剂均匀地撒施在松土上,然后再翻覆土壤。
( 3)杨梅根腐病是由根部感染发病,再引起地上部症状出现,一旦地上部症状出现(青枯)已属重病树,根据试验,重病树施药无防治效果,病情中等的有较好防治效果,轻病树的防治效果很理想。因此要根据土壤类型和树龄情况,勤检查,发现病株早防治,并以防为主,治早、治好。
十、滴水观音为什么会滴水,滴水观音滴水原理分析?
滴水观音因为叶尖会有水滴而得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滴是有毒的,千万不要去当露水饮用。
滴水观音为热带和亚热带常见的观赏植物,当空气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就会从叶尖或者是叶边缘向下滴水。
说到这里,花友们应该都知道滴水观音滴水的重要条件就是空气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滴水观音在自我调节,所以滴水。
然而我国大部分的地区空气是干燥的,而且大部分养殖都是盆栽养殖,尤其是北方地区,所以我们很少能够看到滴水观音在滴水,其实说简单点就是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下,滴水观音就会滴水,相对于环境干燥的情况下,基本是不会滴水了。
其实滴水观音不滴水并没有什么关系,这并不代表着它不健康,我们没必要去追求必须要其滴水,只要是顺其自然,能够健康长大就好了,不过夏天出现天气闷热,环境潮湿的时候,或许是能看到滴水观音滴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