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花卉植物的重要性
一、不同的花卉对光照要求不同
1、阳性花卉
大部分观花、观果花卉都属于阳性花卉,如玉兰、月季、石榴、梅花、紫薇、柑桔等。在观叶类的花卉中也有少数阳性花卉,如苏铁、棕榈、变叶木等。多数水生花卉、仙人掌与多肉植物也属阳性花卉。阳性花卉喜欢强光,不耐阴凉。如阳光不足,会导致枝叶徒长,组织柔弱,叶色变淡发黄,不易开花或开花不佳,易遭病虫害。
2、阴性花卉
阴性花卉在遮阴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如文竹、茶花、杜鹃、玉簪、绿萝、万年青、常春藤、大岩桐、龟背竹等,若长期处于强光照射下则枝叶枯黄,生长停滞,严重者甚至死亡。
3、中性花卉
中性花卉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但夏季光照强度大时应适当遮阴,如桂花、茉莉、白兰、八仙花等。不同花卉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幼苗需光量逐渐增加,而阳性的菊花则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花蕾。
二、光照影响着花卉的生长和发育
1、光照的强弱决定着某些花朵开放的时间。如半支莲、酢浆草的花朵只在晴天的中午盛开。月见草、茉莉花、晚香玉只在傍晚散发芳香。昙花的花朵在夜间开放。牵牛花在清晨日出时刻最为美丽。
2、光照的强度影响着花色。高山热带花卉的颜色比平地花卉更为鲜艳。同一种花卉,在室外比室内颜色更为艳丽。
3、光照的长短和强弱还影响着花卉种子的萌发。如报春花、秋海棠种子为光性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发芽更好,但喜林芋播种后必须覆土,在光照下不能发芽。光照还影响着花木营养器官的形成和生长、花卉的休眠等。
因此,在养护花卉植物时,首先要了解其生长习性,避免盲目给予自认为其需要的东西,合理供水才能养出花繁叶茂、香气扑鼻的花卉植物。
三、花卉浇水“七多”与“七少”原则
1、草本多浇,木本少浇
草本花卉根系浅,吸水能力差,需水量多,叶面蒸发快,故应多浇且勤浇。木本花卉根系入土深,分布面广,吸水力强,浇水量可适当少些。
2、湿生花卉多浇,旱生花卉少浇
龟背竹、吉祥草等湿生花卉应多浇水;仙人掌类、玉莲花、南天竹等旱生花卉要少浇水。
3、叶大质软的多浇,叶小有蜡的少浇
叶片越大,质地越软,水分蒸发越快,应多浇水;叶小有蜡质的花卉,叶面水分蒸发慢,可适量少浇。
4、沙质土多浇,黏质土少浇
沙质土疏松,保水性差,宜适当多浇水;黏质土紧实,保水性好,透气性差,浇水不宜过多过勤。
5、天热多浇,天冷少浇
天气炎热时,叶面水分蒸发量大,盆土干燥快,浇水要及时,要浇透。
6、天旱多浇,天阴少浇
天气干旱,土壤容易失水,浇水要多而勤,小盆每日浇水2次,大盆每日浇水1次。
7、旺盛期多浇,休眠期少浇
花卉生长旺盛期时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应结合施肥多浇水、勤浇水。花卉休眠期时,生长停滞,需水量很少,应严格控制浇水。
四、盆栽植物浇水的“五大忌讳”
1、不能用含有油污或者肥皂粉之类的水浇花
这些物质对土壤有破坏性作用,改变盆土的酸碱度,严重者会引起花草死亡。相对而言,淘米水或者鱼缸换下的旧水,有一定的肥力,比自来水要好许多,这些水是可以使用的。
2、盛夏中午时分忌浇水
此时气温高,植物根系毛孔张开,突然浇水,容易让花草“感冒”。
3、叶面有毛的花卉,不可用喷壶浇水
叶面喷水后不易蒸发,非常容易腐烂,所以我们最好不用喷壶浇水,应当采取浇灌措施。
4、花朵如果正处在盛开时期,不宜多喷水
否则会造成花瓣腐烂。如果期望花草结种,在花开时期浇水,也会影响植物受精,从而降低结果率。
5、切忌浇“半腰水”
“半腰水”是指浇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长期如此,土壤中干湿交界处会形成一个硬结层,使植物的根系难以下扎。因此我们在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浇则浇透”的原则。同时伴随浇水还要养成松土的好习惯:松土应在浇水后,盆土半干时进行,深度以见根为准,切断一些表层根也无妨,反而有利于催生新根。
提示:虽然淘米水、洗菜水等一些家常营养水对花草植物有利,但过勤的浇水可能会造成反作用!所以给花卉植物浇水一定要遵循上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