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高粱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有哪些?
(1)粘虫。粘虫是暴食性害虫,发生面广,为害猖獗,要做好虫情预报,应用药剂在3龄前杀灭。个别残留大幼虫可进行人工捕杀。防治粘虫应选用菊酯类农药。
(2)螟虫。玉米螟在高粱茎秆钻洞,造成植株中上部折断、倒伏或掉头,对产量影响较大。防治方法:在心叶末期,投入辛硫磷颗粒剂进行杀灭。
(3)蚜虫。高粱蚜虫是为害高粱最重的害虫,也是多种病害的传播者。每年7~8月高粱挑旗—抽穗—开花期是为害高峰期,防治不及时可导致不抽穗、败育、植株枯死,甚至绝收。防治蚜虫一般以菊酯类农药、乐果乳油为主。
(4)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在高粱苗期为害极大,严重影响保苗率。防治方法一般用辛硫磷或乐果拌种,或施毒谷,一般50千克药剂拌15千克饵料。
二、如何防治再生高梁蚜虫
高梁蚜虫有什么发生特点e59b9ee7ad?怎样防治?(1)发生特点:①高梁蚜虫以卵在荻草上越冬。每年可发生10余代。有翅蚜每年迁飞有3次高峰,第一次为6月上旬,由越冬寄主向春高粱地迁飞;第二次在高粱田间扩散,一般在7月中、下旬,这时虫量成倍增长,进入严重危害阶段;第三次迁飞为8月上、中旬,高梁逐渐衰老,由高粱向越冬寄主迁飞。 ②高粱蚜虫的发生首先在于温度,在适宜的温度基础上,遇有适宜的干旱条件,才能大量繁殖起来。一般平均气温在22—29℃,相对湿度旬平均为55~75%之间是适宜高粱蚜虫大发生的有利条件。③高粱蚜虫的天敌种类比较多,其数量多少对高粱蚜虫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常见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次皮后黑褐色斑点消失,体背出现4条紫褐色④环境条件和品种间的影响,背风地发生早,受害重;晚播或含糖量较高的杂交高粱发生也重。 (2)防治方法:对高粱蚜虫的防治,要抓住点片发生时期,及时用药控制可喷撒1.5%乐果粉剂或1.5%对硫磷粉剂,每亩1.5—2公斤。也可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还可用异丙磷毒土熏蒸,每亩用50%异丙磷乳油50克,对细土。公斤,拌匀,每隔5—6行撒1行毒土。异丙磷为高毒农药,使用时切实注意安全。
三、高粱大斑病怎样治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四、高粱怎么种植?
高粱的籽粒可用作精饲料,茎叶可青刈利用、调制青贮饲料和干草。与玉米相比,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产量高、再生性好等优点,是解决贫瘠地区饲料来源的一种很好的饲料作物。但高粱籽粒表皮含有单宁,不利于饲料消化;茎叶幼嫩时含有羟氰配糖体,进入牲畜体内后会转化为氢氰酸,造成体内缺氧,导致呼吸困难以至死亡;施肥多时植株体内易积累硝态氮,有害奶牛健康。因此,高粱在利用时应高度重视。
种植饲用高粱应选甜高粱的品种。甜高粱茎秆中含糖分较多,抗叶部病害能力较强,植株高大,产量高。高粱忌连作。连作因地力消耗较多,肥力下降,而且容易引起黑穗病等病害,产量将受到较大影响。高粱对前作的要求不严,但以豆类作物和叶菜类作物为好。播种前要施足有机肥料、深翻耙细、整平地表;播种时,施适量种肥。播种可条播,也可点播,行距60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每666.7米2播种量1.5千克左右。高粱出苗后,要进行中耕除草、培土,有条件的要灌水施肥1~2次,发生病虫害应及时防治。收获种子的高粱在种壳发黄后收割,青贮用则在开花至种子乳熟时留茬7~10厘米刈割,作青饲料利用时应在株高1.5米以上后刈割。高粱青刈后灌水施肥可促使残茬再生,不需要重新播种。高粱种子产量一般200~300千克/666.7米2,茎叶产量4000~6000千克/666.7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