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茄子树
怎样种茄子树
一、品种选择:选择好品种是种植茄子的关键环节。茄子品种较多,果形、皮色差异较大,必须根据各地的食用习惯选择适宜本地气候、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品种。
二、选地、整地:茄子避免与前作为茄科作物以及黄瓜、花生等连作,防止传染立枯病、黄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种植茄子要深翻细作,起畦,畦宽120厘米左右,双行植。要施足基肥,亩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斤,复合肥20-30斤。
三、播种育苗:茄子要先育苗后移植,最好用营养杯育苗,播种量每亩20-25克种子。播种期春播12-2月,秋播为7-8月。茄子以节间较短,幼茎粗壮,叶片厚绿的幼苗质量较好,一般有5片真叶左右时移植,移植时要连根带营养土定植到大田中。定植必须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定植后要淋透定根水,保证植株成活。
四、田间管理:茄子要求充足的肥料。定植成活后约15天培土结合施肥,开花结果前少施氮肥,可施腐熟有机肥、复合肥,结果后重施肥料,亩施复合肥30-50斤,以后每摘一次果,薄施肥一次,亩施约10斤复合肥;茄子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一般以80%为宜,切忌积涝浸水,正常天气每隔1—2天要淋水一次,雨水多时要注意排除渍水,夏秋比较干燥时,要及时灌溉,土中水分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果实品质差;茄子进入开花结果期要及时摘除侧芽,保留门茄以下第一个侧枝,其余的侧芽及时摘除;当果实鲜艳而富有光泽,达到商品成熟时,应及时采收。
五、病虫害防治:茄子绵疫病在高温多雨天气较多发生,可以用瑞毒霉1000-1200倍、杀毒矾1000倍等杀菌剂防治;黄萎病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培育壮苗等综合措施,可用土壤淋灌绿亨一号2500倍、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敌克松500-600倍等防治。茶黄螨常在温暖多湿的环境下发生,可用三氯杀螨醇600倍、霸螨灵1500倍、硫悬浮剂300-500倍等防治。茄黄斑螟用50%乐果1000倍、溴氰菊酯1500倍、巴丹1000-1200倍等药剂防治。
怎样管理茄子
小拱棚种茄子 早采收增收益
小拱棚茄子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产量提高30%,经济效益较高。为指导农民生产。增加菜农收入,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品种选择
茄子早熟栽培应选择开花节位低、耐低温、果实膨大速度快的品种。如北京五叶茄、七叶茄、济南早小长茄、辽茄1号等。
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茄子忌连作,要选5年内未种过茄子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进行深翻晒垡,定植前15天左右再浅耕细耙,精细整地,亩施优质有机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80千克,饼肥50千克,及复合肥40千克。然后做成1.3米宽的栽培畦和0.6米的作业道。
培育壮苗,适期种植
培育壮苗 小拱棚茄子早熟栽培,一般于1月中旬温室育苗。先用温水(水温55℃并不断搅拌)浸种、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时播种。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18℃。定植前10天,苗床浇1次透水,并加强通风,降低温度进行炼苗。
适期定植,合理密植 3月下旬当茄苗有7~8片真叶 株高15~20厘米,并且有90%植株现蕾时进行定植。在定植前一周扎棚覆地膜,提高地温。株行距30厘米×33厘米,亩栽4000~4500株。选晴天定植,定植后即覆盖薄膜,晚上加盖草帘。 田间管理
棚温管理 定植至缓苗前不放风,夜间盖严草苫,缓苗后及时通风换气,风量由小到大,棚温保持在25℃左右。在无霜的夜间可去掉草帘,在5月上中旬,结合培土起垄,将棚膜落下,破膜掏苗,地膜由“盖天”成了“盖地”,以后成为地面覆膜栽培。
沾花 小拱棚茄子门茄开花时气温低,可用20~30毫克/升的2,4—D涂抹花柄或浸花,以后随气温升高要相应降低浓度。
肥水管理 从定植缓苗后至门茄坐住前一般不进行浇水施肥。当门茄长到核桃大时,开始上水追肥,亩沟施复合肥30千克,尿素5千克。待大部分门茄进入瞪眼期后,浇1遍膨果水。进入采收期后,每7~10天浇1水,并随水冲施尿素5千克/亩。
整枝打顶去老叶 对门茄以下的小杈都要及时去掉,在门茄采收后要摘除门茄以下的黄病叶,以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四母斗”茄坐住后要及时打顶,集中养分,促进早熟。同时对畸形茄要尽早摘除。
病虫害防治 小拱棚茄子生育期间主要病害有绵疫病(掉蛋)、褐纹病。可选用抗病品种,或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茄子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73%克螨特3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 门茄易坠秧,应及时采收。一般当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处浅色环带变窄或不明显时,即可采收。
摘自:2004.1.6.5版 山西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