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常见蜘蛛种类大全图?
一、南方常见蜘蛛种类大全图?
南方常见蜘蛛有以下几种:
幽灵蛛(英文名:Pholcus)是无脊椎动物,也是一类小型体积蜘蛛。代表种类有长踦幽灵蛛等。
长脚盲蛛,分布于亚洲,卵生,不吐丝的蛛。多出没於潮湿的泥土面,对声音敏感。其体长一般少于5毫米,但足距可达10厘米以上,大部分盲蛛目动物的步脚细长,头胸部和腹部间无明显的分隔;不吐丝,植食性种类步脚细节,上颌及触须无明显特化。
巨蟹蛛科,又称异足蛛科,大型蜘蛛。8眼两列,4-4排列,同型。
近亲幽灵蛛,雌蛛体长4.5~5毫米。背甲卵圆形,棕黄色,头部隆起,背甲正中央有对称的褐色大斑纹。8眼均具眼丘,前中眼黑色,位于头前端正中,左右两侧稍向后各有3眼1组,且均大于前中眼。螯肢特征与隐匿幽灵蛛相同。下唇近似半圆形。胸板心形,前缘凸出、后端狭,灰黑色,中央有黄色纵条斑,两侧缘各有4个黄色斑块。腹柄边缘深褐色。步足细长,棕黄色,各节相连处色深。腹部灰色。雄蛛体长4.5毫米。形态与雌蛛同。
二、君子兰常见的病虫害怎么防治?
君子兰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细菌性软腐病、介壳虫等。
①炭疽病:多发生在多雨潮湿季节,要注意通风和光照,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80%炭疽福美500~800倍液等,每7~10天喷洒1次,连续3~5次。
②细菌性软腐病:高温高湿,土壤水分多,有利病菌繁殖和传播。
受介壳虫等为害造成伤口,有利病菌侵入。施用未腐熟肥料,常会加重病害。防治方法:
一是栽植前用1%福尔马林液进行土壤消毒;
二是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用5000倍青霉素或链霉素液喷洒叶片。
③介壳虫:我国南北各地为害君子兰的介壳虫主要有吹绵蚧、红圆蚧和褐软蚧。
这三种介壳虫均喜群聚于叶背等处为害,吸取汁液,影响君子兰正常生长和开花,严重时导致叶片枯黄。
可用肥皂水擦洗,在虫爬出蜡壳时,可喷加水1000~1500倍的敌敌畏。
三、虎皮兰常见病害图?
虎皮兰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两种,可用50%多菌灵喷杀;常见的虫害有象鼻虫可用50%的杀螟松乳油1000倍喷杀。
四、常见的花卉病虫害有哪些?
常见的花卉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蚜虫:蚜虫是花卉的常见害虫,会聚集在嫩叶或嫩芽上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受损,叶片黄化和枯萎。
粉虱:粉虱是一种很小的害虫,通常生长在叶片的背面,也会吸取植物汁液并导致叶片脱落。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花卉病害,会在花卉的叶片和茎上形成白色粉状物,破坏叶片和茎的正常生长。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常见的花卉病害,会在花卉叶片上形成银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和脱落。
褐斑病: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花卉病害,会在花卉的叶片和茎上形成褐色的圆形斑点,严重时会导致花卉死亡。
白蚁:白蚁是一种会侵袭花卉根部和地下茎的害虫,会破坏花卉的根系,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蜗牛和蜗虫:蜗牛和蜗虫会侵蚀花卉的叶片和茎,严重时会导致花卉死亡。
真菌病害:真菌病害包括黑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等,会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叶片变色、干枯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定期清洁花卉、选择适宜的肥料、保持足够的灌溉和通风等。如果病虫害已经出现,可以使用农药、手动摘除、喷洒肥料等方法进行处理。
五、种植兰花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兰花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但它们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常见的病虫害包括:
白粉病:这种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于湿润的气候中。白粉病会使兰花叶片出现白粉状物,并造成叶片褪色、枯萎。
叶锈病:这种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于潮湿的气候中。叶锈病会使兰花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并造成叶片褪色、枯萎。
兰花蚜虫:这种虫常见于兰花上,会啃食叶片,使叶片变色、变形。
兰花蝶蛾:这种蛾的幼虫会啃食兰花的花茎和叶片,造成严重的损伤。
要防治这些病虫害,你可以使用专用的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如淀粉菌、抗菌菌等。此外,你还可以通过保持兰花的栽培环境干燥、通风良好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六、常见的蜘蛛种类有哪些?
表面上看很难回答的问题,换个思路其实也是可以回答一下的。
思路一:如果只要求精确到科或者属,那么种类最多的蜘蛛就最有可能是最常见的
如果回答本问题只需要精确到科的话,那么用这个思路可以快速地得出答案:截止到2020年2月,中国共发现蜘蛛69个科、810个属,共5047种[1]。其中种类最多的前五个科是:
- 跳蛛科(118属526种)
- 漏斗蛛科(35属445种)
- 皿蛛科(162属403种)
- 球蛛科(56属402种)
- 园蛛科(50属402种)
即使把范围扩大到全球,用这个思路一样可以快速给出答案:截止到本回答于2022年11月29日下午15时23分发表时止,全世界共发现蜘蛛132个科,4286个属,共50491种[2]。其中种类最多的前五个科是:
- 跳蛛科(669属6476种)
- 皿蛛科(625属4730种)
- 园蛛科(185属3108种)
- 球蛛科(124属2538种)
- 狼蛛科(127属2450种)
显然,不管在国内还是全球,视力、智力和机动性俱佳的跳蛛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家族,从数学概率上看,基本可以肯定是按科来算“最常见的蜘蛛”。
(类似地,如果精确到属的话,则在全球范围内球蛛科球蛛属、园蛛科园蛛属和狼蛛科豹蛛属将分别以580种、551种和534种位居前三)
思路二:如果要求具体到种,那么就要考虑蜘蛛的分布、生境、体型、外表和生活习惯了
如果不仅要求“数学概率上”常见,也要求现实中“常见”,并且具体到种的话,那么就需要考虑到一种蜘蛛的:
- 分布,也可以称作空间覆盖率——假如一种蜘蛛只分布在很小范围内,那么对全国乃至或者全球绝大多数人来说肯定不能算是常见的。
- 越冬方式,也可以称作时间覆盖率——简单说就是一年中有多少时间能看到这种蜘蛛。一年当中看不到蜘蛛的时间段主要是在气温较低的秋末-春初,显然越抗寒的蜘蛛,“时间覆盖率”就越高。另外有些蜘蛛以卵或躲在卵里的若蛛越冬,“时间覆盖率”就要比以独立生活的若蛛越冬的种类低。
- 生境,也可以称作“亲人度”——假如一种蜘蛛分布非常广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但都躲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绝不肯靠近人类居住区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其实是其生活习性无法适应人类居住区),那么显然也无法做到“常见”。
- 外观,也可以与下一项合并称为“可见性”——假如一种蜘蛛分布广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也能够适应在人类居住区生活,但体型实在太小,或者有保护色、拟态不易与周围环境分辨,那显然也不能算是“常见”的。
- 生活习惯——假如一种蜘蛛分布广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能够适应在人类居住区生活、没有拟态和保护色且体型也不小,但却常年躲在非常隐蔽的地方(比如像螲蟷一样在地里挖个洞躲进去不出来)……那显然也不能算是“常见”的。
参考以上几条要求,并设定每项满分10分,总分=空间覆盖率得分*时间覆盖率得分*亲人度和可见性总分,我提名如下蜘蛛分别作为国内和全球“最常见”的种类:
国内最常见一号: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
作为蜘蛛中“最中国”的种类之一,大腹园蛛在上面列出的分布、越冬方式、生境、外观和生活习惯方面几乎都得到了满分:
- 分布/空间覆盖率10分——作为蛛界著名胖子,大腹园蛛上得了高原,扛得过严寒,耐得住干旱,是极少数在国内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的蜘蛛之一(虽然已出版的书籍中尚未提及大腹园蛛在西藏有分布,但知乎上已经有人在拉萨拍摄到结网的大腹园蛛:请问这是什么蜘蛛?坐标拉萨),在国外还扩散到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具有“立足中国,对外扩展”的分布特点。
- 越冬方式/时间覆盖率10分——大腹园蛛同时具备抗寒和叠代两大特性,前者意味着一年中能看到大腹园蛛的时间要比绝大多数蜘蛛更长(在北回归线附近或更靠南的地方,甚至全年都能看到大腹园蛛出来活动),后者意味着它既能以卵的形态,也能以若蛛甚至亚成蛛的形态度过冬季,也就是说在任何季节都有体型较大,容易看到的大腹园蛛存在。
- 生境/亲人度8分——大腹园蛛最喜欢的结网场所之一就是人类房屋周围。例如《中国蜘蛛大图鉴》中说它“常在房屋屋檐下等房屋周围结大型圆网”,《中国农林蜘蛛》中则说它“多在居民点的屋檐下、厩舍及仓库周围,或庭院的篱笆上布网”。但由于大腹园蛛对结网环境和食物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昆虫种类较单一的城市中心地带还是很难见到的(农村和靠近城市边缘的新开发区域较容易见到),也很少进入室内结网(除非你像我一样在屋内放养它)。
- 外观/可见性9分——成熟的雌性大腹园蛛体长超过3厘米,光腹部就比1元硬币还大,是园蛛科里少有的大块头,完全不存在体型太小看不见的问题。但身体颜色导致它趴在树干之类颜色较深的地方时并不显眼,如果不注意的话还是有可能忽略的。
- 生活习惯/可见性9分——大腹园蛛喜欢把网结在距离地面1米以上的高处,非常显眼,很容易发现。但其昼伏夜出的习惯在这方面是扣分项。
大腹园蛛总得分:10*10*(8+9+9)=2600分
国内最常见二号:森林漏斗蛛Agelena silvatica
结漏斗状网,擅长生存的森林漏斗蛛是国内漏斗蛛科少有的广布种,总体来说也非常常见:
分布/空间覆盖率8分——森林漏斗蛛在国内的分布从东北一直蔓延到华南沿海,但未能进入西北高海拔和干旱地区,可能是因为耐渴能力不够。
生命周期/时间覆盖率10分——森林漏斗蛛和大腹园蛛类似,虽然是一年一代,但并不严格,存在叠代现象,可能以成蛛、卵或若蛛的形态越冬,因此在“时间覆盖率”上得分也很高。
生境/亲人度8分——虽然书中说森林漏斗蛛“喜欢在远离人类居所的灌丛或树叶间结大型漏斗状网”,但由于其蛛网的特殊构造使其抵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非常强,对食物的要求也不高,使其成为极少数即使在城市中心繁华区域也能适应和大量生存的中大型结网蜘蛛。
外观/可见性9分——森林漏斗蛛体型虽只能算是中等(跟横纹金蛛差不多大),但其蛛网蛛丝密集,因而很容易发现(相比之下,大腹园蛛和横纹金蛛的网必须在光线角度适合的时候才能借助蛛丝的反光被看到),进而在网上看到本尊(森林漏斗蛛是全天在线不下网的重度网瘾患者)。
生活习惯/可见性8分——如前所述,森林漏斗蛛“擅长生存”,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跑回网的管状部分躲起来,因此对普通人来说属于“发现蛛网很容易,但看到蜘蛛不容易”的种类。但另一方面,由于它平时都趴在管状网的开口处,因此只要发现了蛛网,然后注意动作和呼吸(避免震动了蛛网),就能看到它的身影了。
森林漏斗蛛总得分:8*10*(8+9+8)=2000分
国内最常见三号: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
横纹金蛛也是国内最常见的蜘蛛之一,但在各方面都比大腹园蛛差一些,尤其“时间覆盖率”短板太明显:
- 分布/空间覆盖率9分——横纹金蛛几乎也在国内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但西藏似乎是个例外:不仅书籍中没有提到过,网上也还未见过有人在西藏拍摄到横纹金蛛。不过在国外,横纹金蛛的分布要比大腹园蛛广泛得多,整个欧亚大陆北部从北欧一直到中国都有它的身影。
- 生命周期/时间覆盖率7分——横纹金蛛是严格的一年一代类型,视所在地气温不同,每年3~5月出蛰(指躲在卵里越冬的若蛛感到外界气温足够温暖后离开卵袋),8~10月成熟交配产卵,卵当年孵化后若蛛躲在卵里越冬。因此在“时间覆盖率”上,比大腹园蛛要差很多。
- 生境/亲人度7分——横纹金蛛更喜欢在低矮的草丛和灌木丛中结网,不像大腹园蛛那样“亲近人类”,因此虽然分布广泛,但不往郊外野地跑的话很难遇到它。
- 外观/可见性9分——成熟的横纹金蛛体长大约15~18毫米,比大腹园蛛要小很多,但尚未小到不易发现的地步,且配色为黄黑相间,比较显眼,因此在这一项上算是与大腹园蛛打了个平手。
- 生活习惯/可见性8分——横纹金蛛属于重度网瘾患者,全天在线不下网,按理说要比只在夜间才出来上网的大腹园蛛更容易看到。但如前所述,横纹金蛛平时都躲在低矮的草丛和灌木丛里结网,又不愿意在人类房屋周围生活,因此总的来说还是不如大腹园蛛“常见”。
横纹金蛛总得分:9*7*(7+9+8)=1512分
国内最常见四、五号:棒毛络新妇Trichonephila clavata 和白额巨蟹蛛Heteropoda venatoria
这俩在“常见性得分”上属于优势和弱点都非常突出的种类:
分布/空间覆盖率(棒毛络新妇7分,白额巨蟹蛛6分)——络新妇和巨蟹蛛都是热带-亚热带物种,适应干旱和寒冷气候的能力有限。络新妇里除了特别抗寒的棒毛络新妇分布到了华北地区和渤海湾周边外,其余都只能龟缩在北回归线或更南边的热带地区。白额巨蟹蛛在国内的分布更是未能超过淮河一线。
生命周期/时间覆盖率(棒毛络新妇7分,白额巨蟹蛛8分)——棒毛络新妇的生命周期与横纹金蛛基本相同,也存在着秋末到第二年春末都看不到的问题(除非你故意把它的卵拆开)。而白额巨蟹蛛寿命长达两年,但被耐寒性差所拖累,“时间覆盖率”上得分也不高。
生境/亲人度(棒毛络新妇8分,白额巨蟹蛛10分)——棒毛络新妇不像大腹园蛛那么挑剔食物和结网环境,不管是荒郊野外还是城市中心都有能力生存。白额巨蟹蛛更是因为爱好捕食蟑螂而频繁出入人类住所,被看到的概率要高得多。
外观/可见性(棒毛络新妇9分,白额巨蟹蛛9分)——棒毛络新妇和白额巨蟹蛛都属于大型蜘蛛,腿非常长且通常都处在伸展状态,因此很容易看到。
生活习惯/可见性(棒毛络新妇10分,白额巨蟹蛛10分)——棒毛络新妇和横纹金蛛一样是全天都蹲在网中心的重度网瘾患者且同样体色鲜艳,又和大腹园蛛一样需要较大的结网空间(因此不会像横纹金蛛一样躲在草丛里),再加上其热爱集体生活倾向群居的天性,非常容易引起人的注意。白额巨蟹蛛更是爱好在人屋子里表演爬墙绝技,只要出现,就几乎肯定会看到。
总得分:棒毛络新妇7*7*(8+9+10)=1323分,白额巨蟹蛛6*8*(10+9+10)=1392分
(小网红白额巨蟹蛛就不放图了……)
然后是几个不仅国内常见,还做到了世界性广布,在“常见”方面特征也高度趋同的品种:
- 温室拟肥腹蛛Parasteatoda tepidariorum
- 家幽灵蛛Pholcus phalangioides
- 居室拟壁钱Oecobius cellariorum
- 家隅蛛Tegenaria domestica
(是不是看名字就能看出高度趋同了?)
简单把它们混在一起说下:
分布/空间覆盖率(温室拟肥腹蛛10分,家隅蛛9分,居室拟壁钱和家幽灵蛛8分)——这四种蜘蛛都是全球广布性品种,其中温室拟肥腹蛛和家隅蛛在国内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都能找到。另外两个的分布范围相对狭窄,在寒冷的东北、西北尚未见有报道。
生命周期/时间覆盖率(全部9分)——这四种蜘蛛体型都很小,意味着耐寒性强/一年可以产生不止一代,因此在时间覆盖率上统一给9分。
生境/亲人度(全部10分)——看名字就知道了,“温室”、“居室”、“家”,可知都是喜欢在人类房屋中结网的家伙。“亲人度”满点。
外观/可见性(家幽灵蛛和家隅蛛7分,温室拟肥腹蛛6分,居室拟壁钱5分)——都是体长1厘米以下的小型蜘蛛(居室拟壁钱尤其小,体长只有3~4毫米),除了幽灵蛛是大长腿稍微显眼一点,剩下三个都很不起眼,容易忽略。
生活习惯/可见性(家隅蛛8分,家幽灵蛛7分,温室拟肥腹蛛6分,居室拟壁钱新网5分——不过等网旧了挂上灰就可以得10分了)——温室拟肥腹蛛和家幽灵蛛多把网结在低矮潮湿处,家隅蛛和居室拟壁钱喜欢把网结在墙角,但平时都躲在网上的丝管内,并不容易看到。不过拟壁钱科蜘蛛的网时间久了很容易沾满灰尘,如果又恰好附着在浅色的墙壁上,就非常显眼了:
总得分:温室拟肥腹蛛10*9*(10+6+6)=1980分,家隅蛛9*9*(10+7+8)=2025分,家幽灵蛛8*9*(10+7+7)=1728分,居室拟壁钱8*9*[10+5+(5或10)]=1440或1800分
综合排名(仅限国内):
- 大腹园蛛2600分
- 家隅蛛2025分
- 森林漏斗蛛2000分
- 温室拟肥腹蛛1980分
- 居室拟壁钱(旧网版)1800分
- 家幽灵蛛1728分
- 横纹金蛛1512分
- 居室拟壁钱(新网版)1440分
- 白额巨蟹蛛1392分
- 棒毛络新妇1323分
七、鸟尾花常见的病虫害?
1.立枯病 患立桔病的植株,球茎鳞片基部变软,之后呈现灰褐色,上覆白色霉状物,最后完全腐烂掉。其病因主要是由孢子感染,一般温度愈高,病害发展蔓延愈快。
防治方法:
①用四氯丹及免赖得消毒种球。
②用蒸气灭菌法或用溴化钾烷消毒土壤。
③与剑兰及小苍兰轮作。
2.根腐病 主要表现在植株局部生长受阻,花苞枯萎,根系呈水渍状腐烂。其病因是线虫经土壤在染根部,较难控制。
防治方法:
①以四氯丹+免赖得消毒种球。
②土壤消毒,或在种植后发病初期每平方米用依得利5~8克或普拔克7~14毫升消毒。
③用溴化甲烷消毒处理。
3.尻腐病 患尻腐病的鸢尾表现生育不良,叶变黄,不久即枯萎;球根基部腐败,后期生有白色霉菌,
防治方法:
①氧化苦土壤消毒。
②洛比龙浸渍球根消毒。
病毒引起的病害
4.病毒病 也叫花叶病,主要表现为叶部有灰白色轮点或黄、白色条斑,把植株叶片透光看,有许多透明的小斑点,不久变紫色斑点,由下部叶往上枯萎。主要病因是该病毒由蚜虫媒介或手和器具等接触传染。
防治方法:
①繁殖时选无病植株或球根。
②手、刀具等工具消毒。
③用马拉松、氧化乐果、蚜灭多等农药防治蚜虫。
5.其它病虫害
1.根腐线虫 植株受害后有局部性的生长阻碍,花苞枯萎,根系呈现许多短小窄黑的根,严重时球根将烂掉。
防治方法以蒸气灭菌或以溴化甲烷消毒土壤。
2.蟋蟀 主要是在杂草中繁殖,先期食害值株芽尖,不久即食植株的叶片。
防治方法:①喷洒七氯灭虫。③及早除掉杂草。
另外,鸢尾在生长过程中还易发生蚜虫、红壁虱等虫害,主要是在高温干燥时发生,大发生时不易灭绝,因而要在早期喷洒有机硫磺剂(克杀螨、灭螨法等)和其他杀壁虱剂,同时使用敌敌畏等杀虫熏烟剂,也能收到良好的防效。但在高温多湿和整个开花期易产生药害,故要避免使用,或者喷完药后用清水淋洗。有条件使用注射管加压喷水,除虫的效果也很好。
八、黄瓜的常见病虫害?
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在苗期子叶上出现褪绿、呈枯黄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有灰黑色霉层。黄瓜成株期一般先从中部叶片发病,向上、向下传播扩展,黄瓜叶上出现浅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黄绿色;然后变淡褐色,后期黄瓜病斑成片,黄瓜全叶干缩。湿度大时,黄瓜叶背面也会出现灰黑色霉层。
(2) 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幼苗期茎基部变黄褐色或全株枯萎,多呈猝倒状。黄瓜成株期,黄瓜枯萎病发病之初黄瓜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恢复正常。后期黄瓜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复常态。
(3) 黄瓜疫病
黄瓜疫病
黄瓜苗期嫩尖呈暗绿色,似水浸状软腐,最后黄瓜全株枯死。黄瓜成株期病叶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为近圆形的大病斑,湿度大时,很快形成全叶腐烂。
(4) 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
黄瓜发病初期,黄瓜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部明显的连片白粉,最后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黄瓜叶片也变成枯黄色且发脆,一般不脱落。
(5) 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
黄瓜苗期子叶边缘出现半圆形褐色斑,稍凹陷。黄瓜成株期叶部病斑近圆形,大小不等,初为水浸状,很快干枯成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斑上同心轮生黑色小点,潮湿时,有粉红色黏稠物质溢出,干燥时,病斑开裂、穿孔。
(6)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苗期子叶上发生圆形或近圆形水浸状凹陷斑,逐渐变成褐色、干枯。黄瓜成株期叶正面病斑呈淡褐色,背面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初为水渍状,后期黄瓜叶背面病斑上有乳白色菌脓产生,病斑质脆,易穿孔造成黄瓜叶片脱落。
(7) 黄瓜病毒病
黄瓜病毒病
黄瓜幼苗期感病,子叶变黄枯萎,黄瓜幼叶呈浓、淡绿色不均匀斑驳,逐渐发展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病叶小而有皱缩并有下卷趋向,黄瓜叶片变硬发脆,黄瓜植株矮小。后期黄瓜下部叶片逐渐变黄枯死。
(8) 黄瓜叶枯病
黄瓜叶枯病
黄瓜受害之初呈水渍状小圆斑,扩大后的病斑正面具有同心轮纹,数个病斑常合并成大斑,使黄瓜叶片卷曲或黄瓜全株大量落叶。
(9) 黄瓜黑星病
黄瓜黑星病
黄瓜叶片受害后产生湿润状污点,渐成淡褐色斑点,最后脱落形成穿孔。
(10)黄瓜褐斑病
黄瓜褐斑病
黄瓜叶片受害初产生褪绿小点,后渐发展成多角形至不规则形坏死小斑,灰白至浅黄褐色,边缘明显或具有晕环,后期病斑凹陷,湿度大时,表面产生灰褐至淡黑色霉状物,多个病斑相连致使叶片早衰死亡。
以上是种植黄瓜的农户常见的黄瓜十种病害在黄瓜叶片表现状况,不过提醒农户,区别黄瓜病害时一定要仔细、细心,否则有几种病害很容易能错。
有时候在一块黄瓜田,甚至是同一个黄瓜叶片,都会同时发生几种病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瓜病害混合发生,农民在分别黄瓜病害时一定要细心仔细。
九、养花常见的几种病虫害?
1. 病害:
- 白粉病: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质,最常见于玫瑰。
- 黑斑病: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逐渐蔓延并导致叶片萎缩、死亡,常见于蔷薇、牡丹等花卉。
- 灰霉病:花朵或叶片上出现灰色(或棕色)霉斑,导致花朵腐烂,常见于绣球花、康乃馨等花卉。
- 炭疽病:叶片或果实表皮上出现黑色凹陷性病斑,常见于柑橘树、桃树等果树。
2. 虫害:
- 蚜虫:吸食花朵、叶片汁液,导致花朵畸形、叶片黄化、卷曲,也可能传播病毒。
- 白蚁:侵蚀植株根部和茎段,导致花草植株枯萎、死亡。
- 蚂蚁:蚂蚁会损害花朵和花蕾,它们可能吃掉花蕾上的花粉、花瓣或咬掉幼苗。
- 蜘蛛螨:叶片表面出现细小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常见于室内养护的花卉。
以上仅为几种常见的病虫害,具体病虫害因花卉品种、养护环境等差异而有所不同。养花者在发现病虫害时,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喷洒、手工清除等措施进行防治。
十、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常见的病虫害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
1. 蚜虫:常见于植物上,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变黄、萎缩甚至死亡。
2. 白粉病:由真菌引起,通常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白色粉末状的斑点,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
3. 螨虫:寄生于植物叶片、茎干等部位,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变形等。
4. 叶蝉:以植物叶片为食,会破坏植物的表皮和叶肉组织,导致叶片枯萎。
5. 红蜘蛛:寄生于植物叶片上,吸取植物汁液,形成红色的小蜘蛛网,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6. 蚜虫病毒:由蚜虫传播的病毒,会导致植物叶片上的斑点变成黑色或褐色,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7. 青枯病菌:由青枯病菌引起的疾病,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凋萎和死亡。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具体的情况还需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