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檵木的病害有哪些?
一、红花檵木的病害有哪些?
红花继木的常见病害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炭疽病、立枯病还有花叶病。
炭疽病
红花继木炭疽病的主要症状是会在叶片上出现黑色的斑点,因为红花继木的花色为红色,所以黑色斑点在红叶面上显得极为显眼,它的主要危害就是会造成落叶现象。炭疽病的病原是放线孢菌,主要是在每年的5月份。6月份发生,并且病菌会在病叶上过冬,也因此会造成次年的病害。
立枯病
立枯病在植物苗期最为严重,但是这种病害会伴随植物的终身,主要表现在植物的根部危害植株,在病菌感染处会出现暗色的病斑,并且还会呈现水浸状态,而后造成表皮与木质部剥离,从而造成植物的死亡。
花叶病
花叶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它会使植物叶片花白相间。
二、如何防治红花的病害?
红花的病害较多,重要的有炭疽病、锈病、枯萎病和菌核病。现分述如下:
(1)炭疽病 5、6月发生,为害茎、叶、花蕾,茎上病斑纺锤形,红褐色或橘黄色,叶上病斑圆形,稍凹陷,皱缩,后期病株枯萎腐烂。防治方法:选用抗病的有刺红花;选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种植;轮作,不重茬;用30%菲醌,按种子重量1%浓度拌种;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共2~3次。
(2)锈病 高湿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和发展,连作是造成锈病孢子侵染根部和根颈的主要原因。孢子随风传播,浸染红花的子叶、叶片及苞片,形成栗褐色小疱疹样病斑。幼苗期于子叶下胚轴及根部出现密黄色斑块,以后黄斑边缘出现栗色圆形锈子器,随后成片,呈垫状,主根上形成呈褐色连成块状的冬孢子堆,在病残株上越冬,成为次年初浸染源,在春末夏初低温或中等温度而湿度较高时侵染叶片。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或高垄种植:实行2~3年轮作;注意清园,处理病残株;种子用0.4%种子量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始期喷1∶500 15%粉锈宁液1~2次;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3)枯萎病 此病在南方普遍为害严重,由土壤或种子带菌传播,病株茎基部和主根呈黑褐色,茎基部表面分泌橙红色粘物质,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根和茎相继腐烂,全株枯萎。防治方法:要严格做到轮作,不重茬;选用无病株留种;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拔除病株烧毁,病穴用石灰消毒,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减少越冬菌原;用1∶1∶12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
(4)菌核病 南方常发生此病,春季和初夏多阴雨,可导致此病大发生,罹病植株叶色变黄,枝枯,根部或茎髓部出现黑色鼠粪状菌核。防治方法同枯萎病。
三、红花檵木和红花继木区别?
红花檵木: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红花继木3是喜欢光照的植物,不过可以耐阴,但是长时间处在过阴的环境里面,叶子的颜色容易变成绿色。红花继木喜欢温暖的环境,可以耐寒,比较耐修剪。土壤的话一般是选择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四、红花继木叶片发白什么病害?
花叶病 花叶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它会使植物叶片花白相间。如果发现病症,需要用药剂处理。
红花檵木适应性比较强,比较耐瘠薄,不过在湿润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长得更好,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来做基肥。红花继木是喜欢光照的植物,不过可以耐阴,但是长时间处在过阴的环境里面,叶子的颜色容易变成绿色。红花继木喜欢温暖的环境,可以耐寒,比较耐修剪。土壤的话一般是选择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五、红花什么木?
红花檵木,又名:红继木、红梽木、红桎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红花继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暗红色。
花瓣4枚,紫红色线形长1~2cm,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蒴果褐色,近卵形。花期4~5月,花期长,约30~40天,国庆节能再次开花。
花3~8朵簇生在总梗上呈顶生头状花序,紫红色。果期8月。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花、根、叶可药用。
六、红花檵木属性?
红花檵木是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学名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别名红檵木、红桎木等。其枝繁叶茂,花期长,嫩枝淡红色,花叶娇艳,姿态优美,木质柔软,极耐修剪,易蟠扎整形,适宜家庭盆栽观赏。
花3~8朵簇生于新枝顶端。萼片4,卵形。花瓣4,条形,长2~4厘米,淡红或紫红色。雄蕊4,花丝极短,鳞片状。蒴果卵圆形,种子长卵形,黑色,光亮。一年2次盛花期,第1次3~4月,第2次8~9月,生长条件适宜四季开花。果熟期9~10月。露地栽培树高可达4~9米,多分枝,嫩枝淡红色,被暗红色星状毛。单叶互生,卵形,长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歪圆形,暗紫色,革质,全缘。新叶初发时叶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随着叶龄的增大和气温的升高,叶色发生较大变化,在初夏叶色变为暗红色,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叶色几乎变成了绿色。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开花少。
喜温暖,生长适温15~30℃,在-14℃的低温下能安全越冬。耐干旱能力强,耐水涝能力也很强。适宜在肥沃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不耐瘠薄。盆土忌黏重积水。
七、红花檵木高度?
红花檵木属于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度为80~100厘米,树皮颜色为暗灰色、浅灰色,枝干颜色为红褐色,叶片为卵圆形、椭圆形,颜色为暗红色,花序呈球形,花瓣呈线形,花色为紫红色,果实呈近卵形,颜色为褐色。
红花檵木的叶片是互生,质感较为轻薄,形状为卵圆形、椭圆形,长度为2~5厘米,宽度为1.5~2.5厘米,颜色为暗红色,叶片的两面都有星状的绒毛,顶端较为尖锐,底部为扁椭圆形,叶片边缘平整光滑。
八、木红花如何养?
在养殖木香花时,需要选择营养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较为疏松的腐殖土作为基土,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全天的日照,保持叶片的翠绿,也可以为木香花提供营养均衡的肥料,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让其开出鲜艳的花朵。
九、红花石斑木产地?
红花石斑木产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2米。叶互生,椭圆形,细齿缘,厚革质。春季开花,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桃红色,花姿柔美。栽培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每季施肥1次。幼株需水较多,应注意灌水,成年株耐旱。花期过后应整枝修剪。成树不耐移植,应先做断根处理。性喜温暖至高温,生长适温约20~28℃。
十、红花檵木介绍?
红花檵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暗红色。花瓣4枚,紫红色线形长1-2厘米,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蒴果褐色,近卵形。花期4-5月,果期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