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棚刀豆种植技术
一、秋季大棚刀豆种植技术
秋季大棚刀豆种植技术指南
大棚种植是现代农业中常见的一种种植方式,它能够提供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秋季是刀豆种植的最佳时机,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秋季大棚刀豆种植技术的指南。
1. 大棚准备
在开始种植之前,准备一个适合种植刀豆的大棚非常重要。首先,确保大棚内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湿润。其次,为刀豆提供稳定的支撑架,在大棚内建立垂直的支撑结构,以支撑作物的生长。此外,必须确保大棚内的土壤质量良好,富含有机物质和适当的营养元素。
2. 种子选择
选择适合秋季种植的刀豆种子至关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区域的环境,选择具有良好抗逆性和丰产性的品种。确保选择的种子是来自可靠的供应商,并检查种子的质量,以确保其健康和纯度。
3. 播种和栽培
在大棚内进行刀豆的播种和栽培是秋季种植的关键步骤。首先,准备好适当的育苗床,确保床面整齐平坦。然后,在每个育苗槽中均匀地撒播种子,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保持育苗床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定时浇水以确保苗木的生长。
当刀豆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开始进行移栽。在大棚地面上挖坑,并将苗木小心地移栽到坑中。确保每株植物之间的距离适当,以便它们可以充分生长,并且不会互相竞争营养和空间。
4. 水肥管理
在大棚刀豆种植过程中,适当的水肥管理对于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及时浇水是确保刀豆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浇水的频率和水量。同时,还要注意对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松土,以促进根系的发展,并保持土壤的湿润。
除了水分,提供适量的营养也是大棚刀豆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适量的无机肥料,确保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定期检查土壤中的营养含量,并根据需要补充适量的肥料,以促进刀豆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5. 害虫和病害防治
大棚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害虫和病害的侵袭,这对刀豆的生长和产量都会造成影响。为了防止害虫和病害的发生,定期巡查大棚内的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受害植株。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如喷洒生物农药或使用天敌等,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传播。
6. 收获和储存
在充分生长和发育后,刀豆可以开始进行收获。收获时,小心地将成熟的刀豆果荚采摘下来,避免损坏和扭曲。尽可能保持刀豆果荚的新鲜度和完整性。
收获后,可以对刀豆进行加工和储存。将刀豆果荚进行清洗和烘干,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延长其保鲜期。消费时,可根据需要对刀豆果荚进行烹饪或加工,制作成各种美食。
结论
秋季大棚刀豆种植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农民们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大棚准备、种子选择、播种和栽培、水肥管理、害虫和病害防治以及收获和储存等都是关键的步骤。通过科学合理地操作和管理,我们可以获得丰收的刀豆,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味和营养。
希望本篇文章对于正在从事或有意从事秋季大棚刀豆种植的农民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刀豆种植中取得优异的成果!
二、大棚刀豆种植技术?
1、整地
刀豆的种植其实非常的简单,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大多数田地都是用来种植主要的农作物,据好比玉米、水稻等等,而对于刀豆并不是很需要,所以就是种个一两株,那么就随随便便的重在田埂上就好了,所以可以看出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也不需要怎么整地。如果想要高产的话,一般是选在排水排灌功能较好的渗透性较强的沙质土壤中,整地的时候需要做垄起沟,每个垄的宽度大概是三十厘米左右,这样可以保证田间的排水的通畅。最后就是打好基肥,一般是每条垄上撒上一层家畜的粪便即可。
3
2、播种
刀豆的种皮是属于比较坚硬的那种,如果在播种前不进行处理的话出芽的速度非常的慢,所以我们一般会将刀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个一天左右,然后在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进行拌种,二十分钟后捞出放入清水中进行冲洗,一般冲洗三遍就差不多了,最后将种子用棉布袋装起来,放在二十五到三十度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大概五天之后就会长出芽白,这时就可以进行播种了,播种的时候我们是以穴播的方式,在整好的垄上面按照每株间隔四十厘米的距离挖穴,然后每个穴中放入两到三粒种子,最后用薄土掩种,浇一遍水即可。
4
3、施肥
等到刀豆苗破土而出之后,我们就要可以准备除草施肥了,一般是在出苗后一周的时间左右,我们会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在除草之后平均每亩需要追施一千斤农家肥、五十斤复合肥、五十斤钾肥和三十斤磷肥,可以兑水进行浇灌。第二次施肥是在刀豆苗长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时候,为了促进苗的生长,我们主要是施用一千斤的尿素。第三次施肥是刀豆开花结豆荚的时候,这时施肥的目的是为了促花保果,所以可以喷施一定剂量的叶面肥硼肥,同时施上一百斤的钾肥即可。
5
4、搭架
搭架管理是在刀豆苗长到四十到五十厘米的时候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因为刀豆苗长得有点长,如果让它在地面上爬行生长,这样首先是田间没有没这么大的空间,其二是爬行在地上的话受水分和温度以及光照的影响非常大,这样会严重降低产量,所以我们一般是每株旁边都会建一个支架,然后在支架上面接上一些绳子,再将豆苗扶至搭架上,让它们顺着搭架往绳子上面爬行生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未之后的采收以及田间的日常管理提供了便利。
6
5、防病
刀豆最常见的病症有根腐病、疫病、锈病和白粉病常用的防治方法是使用敌克松、百菌清、代森锌和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喷施,每隔十天喷一次,三次左右即可。最主要的害虫是蚜虫、南美斑潜蝇和烟粉虱,蚜虫可使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用敌敌畏800倍液喷治。而南美斑潜蝇和烟粉虱则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米满悬浮剂等防治
三、红刀豆高产栽培技术?
掌握“适播期”
刀豆是一种耐热、喜光的植物,不耐寒,其种子发芽适宜的温度为13~25℃,开花结荚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生长期能耐35℃的高温,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植株易落花落荚。
四、香椿大棚栽培株距?
香椿大棚栽培的株距可以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和目标而有所不同。
一种常见的栽培方式是矮化密植,行距为1~2米,株距为0.2~0.5米,每亩约种植1000~3500株。另一种方式是丛植,行距为2米,丛距为0.5~1米,每穴植3~5棵,亩栽1000~2000株。
此外,也有采用宽窄行栽培的方式,宽行行距为80厘米,窄行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15~30厘米,亩栽5000~7000株。还有密植栽培的方式,密度一般为40~50厘米×20~30厘米,亩栽达到6000~8000株,更有甚者达到10000株以上。
请注意,决定栽植株数的多少与苗木的大小、施肥水平等有关。在实际种植时,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具体条件,结合个人种植经验或咨询农业专家,选择适合的栽培方式和株距,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
五、大棚棒豆栽培管理?
秋延迟大棚辣椒,7月中下旬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春节前后以鲜红椒上市,每亩产量可达1500千克;西葫芦翌年2月中旬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5月下旬采收,亩产量3000千克左右;菜花6月上旬育苗,7月上旬定植,9月中旬上市,亩产量1500千克,一年三茬,亩产值1。
六、青菜大棚栽培技术?
一、精细整地。大棚青菜栽培要求精耕细作,种植前要求做到墒平、土细、沟直、肥足、无杂草。
二、品种选择。品种选择重点以喜温类早熟或晚熟品种为主,适栽品种有茄子、番茄、青椒、黄瓜、菠菜、芹菜、白菜类青菜、结球甘蓝、韭菜、大蒜、葱类、芥蓝、萝卜、瓜类、青花菜、紫甘蓝、豌豆、草毒等。
三、温度调控。大棚栽培的青菜多为喜温型,最适温度为26 -32℃,生存温度上限为40-45℃,低限o-3℃。温度高于32℃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即打开棚门或换气孔、天窗和进行喷雾等。温度低于5℃时要采取加温措施,如炉火加温、热风加温、蒸汽加温等。
大棚青菜种植技术要点
四、湿度调控。大棚内空气湿度过大,直接影响青菜的光合作用和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且有利于病菌胞子的发芽和侵染。因此要进行透风换气,促进大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交换,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采取滴灌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棚内加温也可大幅度降低空气湿度。
五、肥水管理。基肥一般使用肥效长的农家肥,但必须腐熟后才能施用,亩用4000-5000公斤,主要结合深翻或整地时施入。化肥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量为过磷酸钙40-50公斤,二氨或复合肥15-20 公斤,可采用沟施,其中过磷酸钙最好与有机肥一块堆沤混合施用。追肥量一般约占作物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1/3,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用方法有冲施、撒施、埋施、根外追肥等。大棚青菜栽培既怕涝又怕缺水,除滴灌、雾灌外,主要是人工浇水,严禁放水漫灌。
六、病虫害防治。人工防治主要是人为去除病虫害枝叶及病株,物理防治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深翻深耕等。药物防治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实践中要认清标签上的防除、防治对象、药剂用量及使用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七、大棚甜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种植甜瓜应该选择外观好、品质上乘、丰产、适应性强的甜瓜品种,而且这样的甜瓜种植管理比较容易,轻松就可以实现高产。
2、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需要提早扣棚升温,在北方冬季土壤会冻结,在定植之前需要化开才能定植,定植前7~10天棚室消毒,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异丙威烟剂进行喷洒,并注意放风排出有害气体。
3、开沟和施肥
甜瓜为喜光作物,对地块进行深翻之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然后将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然后整平作畦,挖好定植穴,穴内施入钙、磷、钾肥,做好定植准备。
4、定植
一般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定植,大棚定植的密度为每亩1500株,一般行距1米,在沟内浇小水后立即按行距摆苗、定植、覆土。
八、杨梅大棚栽培技术?
建园与定植
(一)园地规划
海涂地栽培杨梅应优先选择种植作物多年、含盐量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前作为西瓜或蔬菜的地块一般土壤较疏松且养分充足,有利于杨梅树体早期的生长发育。园地规划应以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降低风速为主要目的,进行田块、林带、沟渠、道路等统筹的安排。水利规划采取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加速排盐洗碱;田块的形状和大小服从排灌系统设施,以南北畦向为宜;防护林带设主林带和副林带,树种可采用木麻黄、桉树、女贞等;田间道路与林带结合配置。栽培上采用深沟高畦,主排水沟深度要求50厘米以上,行沟深度要求30厘米以上。
(二)大苗定植
为提早投产,提高大棚设施的利用率,最好采用3~6年生大苗移栽建园。移栽前,先在挖好直径1~1.2米,深0.8米的定植穴,内填少量的小石砾与红黄壤土。移栽大苗在挖掘前应对树冠进行整形与修剪,一般先剪去1/2左右的树冠,以便于运输和减少水分与养分的消耗。挖掘时需环状开沟,并带钵状的土球,挖出后要及时修剪根系,剪齐掘伤根的伤口,将小根盘拢,然后四周用纤维袋或稻草绳扎缚固定。掘出后应尽早运到园地并进行定植,切忌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以免影响成活率。
栽植时先放一层松土,将树放入穴内,理直根系,边填土,边将树轻摇几下,使根与土充分接触。填土高度略低于土球,稍加踏实,浇足定根水,用生根粉淋根,然后在其上覆盖比较干燥的松土,高度应高于穴口平面20~30厘米。再在其上覆盖绿肥、干草或尼龙薄膜,以防止干燥,最后剪去伤残枝。
杨梅大树移栽宜在萌芽前2~3月份进行,移栽尽量选择阴天或毛毛雨天气,不宜在刮西北风气候中进行。并注意配置雄株,一般每个大棚配置1~2株同龄雄株。
也可采用单年生小苗定植。
(三)栽后管理
定植后如遇天气晴燥,要坚持每天早、晚对树冠、叶片各喷水1次,上午8~9时,下午5~6时,高温干旱时,地面每1~2天浇水1次,直到成活。主干、主枝及大枝进行涂白以防止日灼,也可割柴草挂在枝梢遮荫,有条件的搭遮阳网,保护枝干。
大苗定植后,一般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投产。为了实现早产丰产的目标,栽后要加强土肥管理。成活后薄肥勤施,一般每年追施1~3次,在每次抽捎前施入。第1年以速效氮肥为主,并加强叶片喷肥,以加速树体成活、新梢抽生及树冠恢复;第2年开始增施磷钾肥(草木灰、复合肥等),以增强树势,为早产丰产打好基础。
三、大棚管理
在大苗定植后第2~3年,小苗定植后第5~6年搭建大棚进行设施栽培,大棚搭建方法参见第一章。大棚于12月下旬~1月上旬覆盖薄膜进行保温。1~2 月棚内气温偏低,要少掀膜,只在晴天中午适当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花期间棚内湿度不宜过大, 应加强通风换气。3~5 月气温骤升时, 应防止棚内温度超过35 ℃造成幼果灼伤落果。棚内气温达33 ℃,于10 : 00 左右掀开四周薄膜通风降温。4月中下旬气温升高后,可将四周薄膜拆除,保留顶膜,让棚内通风透气,使树体在自然温度条件下避雨生长。棚内铺设地膜能有效控制棚内湿度,减少因低温高湿造成的病害发生。采收后及时拆膜, 让树体处于自然状态下, 以利翌年继续开花结果。
四、土壤管理
大棚栽培条件下,应增加基肥和有机肥的用量,改变冬施基肥的传统习惯,在采果后尽早施入,对促进花芽分化,恢复树势,提高树体营养贮备,为次年丰产作准备,同时改良土壤,减少土壤盐分积累都有显著作用。基肥以腐熟厩肥、堆肥及饼肥为主加草木灰,以每株15~20公斤为宜。追肥氮、磷、钾施用比例为4:1:5,施肥量不能过多,以防止树体徒长,一般萌芽前、果实膨大期以滴灌的形式结合灌溉追施少量以钾为主的复合肥,每次株施复合肥0.5公斤,忌用氯化钾,以免对根系造成危害。叶面喷肥肥料利用率高,是大棚栽培中必不可少的施肥手段。可在果实生长期追施叶面肥1~2次以促进夏梢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杨梅喜湿,应保持土壤湿润条件,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控制杨梅肥水供应。从杨梅生长发育期来讲,花期要求空气湿度小,有利于传粉,但也不能太干燥,以免影响受精结果;果实膨大期养分需求量大,水肥供应要求充足;成熟期应控制水肥,有利于果实着色和增加糖分。
五、花果管理
(一)控梢促花
东魁、荸荠种杨梅生长势旺盛,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尤为明显,会影响到开花结果。若树冠冠径已超过1.5米,还未能结果的植株,则应采取控梢促花措施。在7月20日至8月15日,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树冠,进行控梢促花。或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用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施用0.4~0.5克多效唑(有效成分)计算进行土施,控梢促花效果既快又好,但应严格控制使用,每株只能施1次,否则,会引起肉柱坏死等不同生理病害。
(二)人工授粉
杨梅为雌雄异花异株授粉,需在棚内移植雄株并进行人工授粉。也可另选早花型雄株搭棚培育,待棚内雌花盛开始期剪下盛开的雄花枝,在11 : 00~12 : 00 气温较高时掀膜,棚内空气流动时,在上风口、棚中间和四周各位点抖动雄花枝进行授粉。每3~4天进行一次,前后3 次。雄花迟开可人工采下雄花枝,置空调房内水培增温催开后再进行人工授粉。同时结合挂花枝增加授粉机会,确保充分授粉受精。
(三)疏果
杨梅进入投产期后,花量多,坐果率也较高,如果任其自然结果,往往影响果实大小及品质。通过疏花疏果,能增大果形,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性,促发新梢,为次年结果提供优良的枝梢,缓解大小年结果。疏果一般分2~3次进行。第1次在谢花后约20天,果实有花生米大小时进行,主要是疏去密生果、畸形果、病虫果、小果和劣果,每条结果枝留果实4~6个。第2次在谢花后30天,果实横径1厘米时,再次疏去小果和劣果,每条结果枝留果实2~4个。果实迅速膨大期前定果,留果量视树势、结果多少及品种特性而定。如东魁杨梅疏果标准为15厘米以上的长果枝和粗壮果枝留2~3个果,5~15厘米长的中果枝留1~2个果,5厘米以下的短果枝留1个果;荸荠种15厘米以上的长果枝和粗壮枝留4~5个果,5~15厘米长的中果枝留3~4个果,5厘米以下的短果枝留1~2个果。
六、整形修剪
大棚杨梅宜采用矮化开心形整形。结果树修剪一年进行2 次,以采收后修剪为主,休眠期修剪为辅。修剪时按丰产树冠的要求,采用大枝修剪的方法,锯掉树冠中间直立大枝,剪除顶上高竖枝、两树交叉枝、下部拖地枝、冠内密生枝等;树冠外围及顶部的结果枝组,采用拉枝、疏删和回缩的方法减少枝量,打开光道;对下部或内膛的结果枝级,可短截部分枝条,促进抽生强壮枝,以便更新结果枝组,保持内膛结果旺盛,使整个树冠的枝梢分布为上少下多、外疏内密的立体结果格局,从而达到生长健壮、丰产稳产的目的。结果盛产树的主干或主枝上的徒长枝要全部删除,低度的下垂枝应逐渐剪除,下垂树冠距地面不小于70厘米,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枯枝要不断修剪,对过密的结果枝6条可删掉2~3条。
七、病虫害防治
进行大棚栽培后,杨梅病害相对减少,虫害有加重的趋势。冬季及时清园,通过修剪,去除病虫枝、枯枝,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侵染,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于春、夏梢萌发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防治褐斑病等病害;5月上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上旬至8月中旬,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20%灭扫利乳油2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等)防治方法卷叶蛾和袋蛾类害虫;7月下旬或10月下旬的若虫孵化期喷布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等防治长牡蛎蚧。
九、大棚蒜苔怎么栽培?
一、选择土壤
在家中种植蒜苔,可以采取播种的方法。首先需要配制基土,蒜苔适合生长在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排水性较好的土壤中,栽种时可以使用营养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较为疏松沙壤土,在栽种前,还可以向土壤中混合草木灰,提高土壤含肥量。
二、播种种植
在播种种植时,需要选择颗粒饱满、未遭受病虫害的蒜瓣,然后将其浸泡在高猛酸钾溶液中消毒,五分钟后将其取出,使用清水冲洗后沥干,再将其均匀播种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使用细土覆盖,在播种时需要注意间距,最好将株距控制在十五厘米。
三、补充水分
在播种后,可以向土壤中浇灌未遭受污染的天然水,浸湿全部的土壤,也可以每天向土壤表面喷洒水分,保持环境湿润,等待蒜瓣发芽后,就可以为其提供直射光照射,让植株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生长的更加旺盛。
四、科学施肥
等待蒜苗生长成熟后,植株就会长出蒜苔,此时可以为植株提供营养丰富的无机肥料,提高蒜苔的生长速度,在施肥的过程中,最好可以将肥料和清水均匀混合后提供给植株,避免蒜苔出现肥害现象,无法正常生长。
十、大棚柿子栽培技术?
其实大棚种植柿子树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一般也不要过多的管理。它在秋天就能结出很多柿子。柿子树是在春天发芽,它喜欢太阳,所以在种植要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柿子树是比较怕涝的,所以需要在它旁边挖好水沟。在栽种的时候可以先在土里撒上一些农家肥,在进行栽种,因为施了低肥是可以让新种的小树更好等到生长。
如果是在大棚里种植的,就需要注意修剪。因为不及时修剪过多的树枝会影响院子的光亮。在秋天,叶子落的时候可以修剪可以把过于弱密的树枝给修剪掉。在夏天的修剪可以促进它在秋天开花结果。可以改变它在秋天的生长,也可以改变枝条的生长方向。修剪的季节可以选择在冬天、夏天和秋天。柿子的幼树生长的非常旺盛,这时要及时修剪辅养的枝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