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繁殖 > 正文

栽培菊苣怎么吃?

发布时间:2025-01-08 09:10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花卉繁殖

一、栽培菊苣怎么吃?

1

菊苣的嫩叶可以采收食用, 但是软化栽培的菊苣芽球主要用于生食。 大型的芽球洗净后把叶瓣剥下, 整片叶沾酱, 做成鲜美开胃的凉拌菜。

2

小个芽球可整个食用。 清洗时不能用热沸水冲洗(经加温后即变褐色变软而苦), 可炒、煮。 外层有破损的外叶, 洗净后可用猛火爆炒, 炒熟即食, 不宜久放。

二、栽培菊苣的做法?

1、种子处理

播种前7~10天,将种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晒1~2天,可提高发芽率,但是不要在水泥地面暴晒。为保证全苗,播种前宜测定种子发芽率再行播种。一般进口的菊苣种都用杀菌剂处理过,可以干播(有红颜色或绿颜色的种子是用农药处理的,用手接触后用肥皂洗手)。如是自采种子或国内繁育的种子,可用凉水浸种,除去浮面的种子,下沉的饱满种子出水后,晾去水分后即可播种。

2、播种期

冀中南部7月22日至8月5日播种,7月25日至28日为最佳播种期。冀东地区7月中下旬播种,张承地区6月上旬播种。直播每亩需种子120~150克。穴盘育苗采用精量播种,亩用种量18~20克,比直播大大节省用种量。

3、播种前准备

播前20~25天,将前茬的根茬用旋耕机破碎,破碎得越烂越好。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优质厩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深耕整地,将底肥撒于地表后机械翻耕,耕深25~30厘米,整平土地,拾净根茬。播单垄时按40~50厘米距离起垄,垄高15~17厘米;播双垄时按80~90厘米距离起垄,垄高12~15厘米,并做成10~15米长的畦。浇水均匀,并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4、播种

(1)直播

菊苣适宜直播。直播播种方法是起垄栽培,等行距40厘米,播种在垄的顶部。双垄播种可大小行播种,小行距30厘米。先用竹竿划0.5厘米深的小沟。将种子攥在手中,用两个手指往沟里捻籽,用锄轻轻推平即可。

播种后随即浇水,不要串垄,不要漫过顶。出苗前浇一水,出苗后再浇一水定棵。菊苣2~3片叶时第一次间苗,4~5片叶时第二次间苗,去病弱苗,适当疏开。7~9片叶时定苗,株距单行播种的17厘米,双行播种的19厘米,每亩留苗8500~10000株。

(2)育苗

育苗设施可用小营养土方或穴盘育苗。选用288孔苗盘育苗,起苗时不散坨,不伤根,成活率高。

育苗基质。可就地取材用无病园田土做基质,有条件时,可用草炭2份、蛭石1份,或草炭、废菇料、蛭石各1份混合。若用288孔苗盘,种1亩地菊苣需用苗盘40~50个,每立方米基质可装300盘,在配制基质时,每立方米的基质加入复合肥0.7公斤,或用0.5公斤尿素和0.5公斤磷酸二氢钾,与基质拌匀后填入穴盘备用。

5、移栽管理

定植时要浇透水,定植后4~5天浇一次缓苗水,以后视墒情浇水。莲座后期,根株进入膨大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追肥1~2次,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定植或定苗后及时中耕除草1~2次,以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子膨大。

三、菊苣栽培和繁殖方法?

菊苣的适应性强,栽培管理也很容易。它的叶质很鲜嫩,营养价值也很高。菊苣一次种植可以多年利用,产量也很高。

菊苣播种繁殖

种子处理

在菊苣播种前一周,要把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一到两天,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不要把种子放在水泥地上暴晒。可以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把浮到表面的种子除去,下沉的饱满种子晾去水分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

一般在六七月进行播种,采用穴盆育苗可以比直播更节省用种量。

播种前准备

把田地弄平整,施足底肥,把底肥撒在地表之后进行深耕。

播种

采用直播时可以进行起垄栽培,播种好之后要立即进行浇水,出苗前浇一次水,出苗后再浇一次水。

间苗

当小苗长出两到三片叶子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长出四到五片叶子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把弱小的病苗去除。

栽培管理

小苗定植后要浇透水,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可以控制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子的膨大。

四、紫菊苣的栽培技术?

紫菊苣又名紫球苣、红苦苣、落地球等,是菊苣的一个分类,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菊苣颜色鲜艳,营养丰富,味道要比较化菊苣苦得多,可谓是各有千秋,在食用上多用来做沙拉,作沙拉不仅可以减少苦味,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香味,颜色也十分的鲜艳。目前主要航空配套及涉外饭店用量较大,并要求周年供应。国内餐馆正在开始使用这种适宜生食的、有益健康的欧洲蔬菜。紫菊苣在阳畦、大棚、地窖、温室甚至露地挖床都可种植,也可用高塑料桶、木箱等容器盛装置于空闲房舍下,基本上分为土培法和水培法两种。

1.土培法

(1)栽培床的准备。选择温度能稳定地保持8~20℃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或空闲房舍,用洁净的沙质大田土或粗河沙作栽培基质,铺成30厘米厚的囤栽床,整平后待用,如在阳畦可直接于地面上挖槽,宽100~150厘米,以站在槽边伸手能够到槽中心为宜,深20~30厘米。有控温条件的,可在槽底铺上地热线,再覆土3厘米备用。

(2)肉质根分级。将菊苣的肉质根按不同长度分为大、中、小级,掰掉烂叶,长于20厘米的根可把尾端切去。

(3)栽培方法。分别把不同大小的根栽植于囤栽床内,把同级别的肉质根一个挨一个地码好。粗于6厘米以上的根可以紧挨码放,小于6厘米的根宜相距2~3厘米,码满一槽后,撒上沙或土填满间隙,浇足水,待水分渗透后,再覆土10~15厘米厚,槽上面留约20厘米的空间,设架,盖上黑色膜或其他遮光物遮光。

若温度控制在18~20℃时,20天左右揭膜检查,见有黄白色芽梢尖刚露出覆盖的土或沙,即可扒开泥沙,收获芽球。每平方米约收芽球25千克。使用过的槽床和沙土不能再囤栽,需消毒后再用。为延长收获期,华北地区囤栽的最经济的方法是在室外露地,于冬季封冻前挖槽沟把菊苣的根株栽植于槽沟内,覆盖细沙土或河沙约20厘米,上加盖草帘或露天在自然气温下越冬,但早春需经常检查,冬季不盖草帘的可延至4月上旬收获。

2.水培法

采用水培法根株一定要洗干净,并除去一小部分肉质根的根尖。水质要清洁,水位以在肉质根的1/2以下、1/3以上较恰当,温度、湿度和遮光等的控制要严格,特别是温度不能高于20℃若高于20℃,随着温度升高,芽球的重量下降,开散率急剧增加。

培养床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以上,低湿度条件下形成的芽球松散,重量轻、纤维多,食用时口感差。同时,因肉质根上部无覆盖,微弱的自然光和弱灯光下1~2小时就会发生芽球绿化现象,超过5小时后,芽球的外叶及内叶顶端都会明显转绿,品质下降,因此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尽可能减少囤栽室内见光的时间。

五、菊苣苗种植方法及密度?

菊苣的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

菊苣它不管是在黏土还是壤土或是砂土中均可生长,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如果是偏酸性的土壤生长的会更好。我们在整地的时候要根据菊苣种子的特性来进行科学的整地,菊苣的种植很小,所以种植地的土要整的比较细,然后均匀的撒上足量的农家肥用作底肥,最后再翻一次地,将土耙平,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2、适时播种

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做一下处理,在播种前一周左右需要将种子放在阴凉并且通风性较好的地方进行晒种,两天之后收好放到凉水种浸泡,等到种子浸透之后捞出沥干水分就可以进行播种了。我们一般是在每年的六月到八月初进行播种,播种的方式有直播、条播和育苗移栽,但最常采用的还是条播,这样比较简单同时也方便管理。

3、合理密植

等到种子出芽之后首先我们要查看田间菊苣苗的生长情况如何,是否有缺苗的地方或有些地方的苗过密,如果有这两种情况出现的话,要及时的进行疏苗和补苗,要保证田间的苗齐。如何是育苗移栽的话要保证每株至少有三棵苗,每株的距离保证在十五到二十厘米左右即可。

菊苣管理养护

1、水分管理

菊苣一般的播种时间正好是夏季,夏季温度高、雨水多,虽然菊苣的抗涝性比较强,但是也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否则也容易产生涝害及病毒病等不良现象。不过在菊苣出苗后到定苗期间,至少要浇水五次左右。然后再根据菊苣的生长情况及天气等因素合理浇水,在前期的时候土壤保持见干见湿。后期控制水分,防止水分过多导致菊苣疯长。进入膨大期之后提高浇水量及频率,促进肉质根膨大,在采收前7天左右的时候,停止浇水,提高菊苣的贮藏性。

2、间苗定苗

当菊苣幼苗长到3片及5片左右真叶的时候要分别间苗一次,间苗的时候要以留强去弱为原则。保证每株幼苗有充分的生长空间,避免幼苗生长过于拥挤,促进幼苗生长。在最后间苗的时候进行定苗工作,控制好行株距,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在间苗定苗之后要做好浇水工作,并且要注意中耕除草。提高土壤质量,增强通透性,促进幼苗的生长,防止杂草抢夺菊苣幼苗生长营养。

3、合理追肥

菊苣对营养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因此在种植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做好追肥工作。在定苗后要及时追肥一次,首先挖好追肥沟,再在每个追肥沟内施入适量的腐熟农家肥。追肥沟的位置要防止离菊苣根部太近,防止肥料产生的热量烧坏根部,影响菊苣的生长。每次施肥后都需要浇水一次,再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保持在8厘米左右。然后在膨大期的时候如若前期追肥不多的话,那么则需要重施一次,然后再根据菊苣的生长情况合理追肥。

六、如何利用松枝栽培茯苓?

活松树栽培茯苓种植方法

1、活松树栽培法是种植茯苓的一种常见的栽培方法,可以选择三年内需要砍伐的松树。

2、首先在树桩离地面一寸的地方,将树周围的横根截去,将树皮剥开备用然后削掉部分树皮,需要在削面上留一个5公分左右的不中断的树皮,作用在于传菌。

3、然后将新鲜的茯苓捣成面状,并将它用纸包好,在接种的时候加入适量的冷水来进行搅拌成米汤状,然后将浆倒在事先准备好的树皮与木头的裂缝之间,最后将树皮捏合盖紧再进行覆土即可。

4、这种方法的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在接种后的半年以后,如果树桩的皮内起了白膜的时候,证明接种成功了。

七、人工栽培利用的植物有?

一、马齿苋

马齿苋,皖北俗称马蜂菜,是一种中草药,更是一种特色野菜,有“不死之草”的美誉,连根拔掉的马齿苋,放置在太阳下暴晒一个月,遇到合适的湿度,又能生根复活,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

从这个角度来说,收获的马齿苋,储存期相对有弹性,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萎蔫而失去卖相,这也是其它蔬菜所不具备的优势。

如今人工种植面积增幅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大城市,销路潜力较大,市场零售价格在5元/斤上下,中小城市零售价在2-3元之间。

种植马齿苋只需保证肥水,基本没有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说它是一种绝对的绿色蔬菜,应该也不为过。

马齿苋吃法比较简单,既能凉拌又能炒制,但个人认为最好吃的做法,依然是拌面蒸熟,再用蒜汁调拌,吃起来鲜嫩爽滑,后味十足,绝对能让人回味无穷。

二、荠菜

对于荠菜馅儿饺子或包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种鲜香的味道,真的能让人吃到欲罢不能。

众所周知,在中原大地,荠菜作为野菜,往往萌发于晚冬或早春的田野里,可为啥在一年四季,仿佛都能看到荠菜或荠菜所加工的食品呢?这让很多钟爱荠菜的食客感觉到疑惑。

大家有所不知的是,荠菜早已实现了人工种植,从秋冬季节开始,就可以在大棚里种植了,采摘的荠菜可以用水洗干净,在开水里焯一下,再用凉水拔凉,而后放入冰箱冷储,了解到这些,大家一年四季能吃上荠菜馅儿的饺子,应该不再奇怪了吧。

八、红薯栽培及管理?

二月底是红薯种植时期,三月底到四月初是红薯扦插种植时期。二月底,把去年留存的红薯种挖坑埋入土中,并附以复合肥帮助生长,发芽长茎。

三月中旬,红薯茎长长了,茎叶茂盛,四月时将红薯茎剪成三十公分左右长,扦插育苗,四月底开始就要对扦插繁殖的红薯苗进行“翻根”操作,“翻根”就是把除了扦插入土的根不翻起外,长长多余的根须翻出,期间并在雨天过后撒点复合肥。而后就耐心期盼,待十月红薯丰收。

九、菊苣对栽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什么?

菊苣喜冷凉,略耐寒,不耐高温,抗逆性极强,抗病。发芽温度15℃左右,5天可发芽,高温下不易发芽。叶片生长适宜温度为11~18℃,叶片大而肥嫩。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早春感受低温后易先期抽薹。菊苣喜光,较耐干旱,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和壤土为宜。软化栽培时需要黑暗条件,温度控制在10~20℃为宜。

十、西红柿栽培的过程及栽培技术?

作畸翻土后开二个距离四十五厘米的沟施肥合土后铺上地膜,打眼浇水抹秧。

上一篇:贵花树栽培落叶怎么办 下一篇:大棚茄子栽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