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1)写出光合
一、如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1)写出光合
(1)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原料和产物,并且光照和叶绿体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注意不能将“叶绿体”写成“叶绿素”.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当没有光照时,A植物呼吸释放CO2量为2个单位,B植物呼吸释放CO2量为1个单位,所以A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强.当二氧化碳净吸收为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此时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图中Z点已经达到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即增强光照光合速率不再增强,因此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将直接影响光反应,因此短期内由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导致C3化合物还原受阻,从而使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4)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A植物净光合作用小于2,由于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因此白天积累的不够夜间消耗,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
(5)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8+2=10mg/(m2h),因此折合成葡萄糖=10×180÷264=6.82mg/(m2h).
(6)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要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即要求白天净光合速率大于夜晚的呼吸速率.由于B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mg/(m2h),即要求白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1mg/(m2h),因此平均光照强度在Xklux以上才能.
故答案为:
(1)CO2+H2O
光照
叶绿体 (CH2O)+O2
(2)A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缺一不可)
(3)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由于ATP和NADPH减少,导致C3化合物还原受阻
(4)减少
(5)6.82
(6)X
二、简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光强与植物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光强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不同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阳性植物对光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都较高。阴性植物对光的需求远较阳性植物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中性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最适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2)光强与动物
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由关照强度决定的,当光照强上升到一定水平(昼行性动物)或下降到一定水平(夜行性动物),它们才开始一天的活动。因此这些动物将随着日出日落和季节的变化改变其开始活动的时间。
三、红花绿叶说明花反射灯的光是什么色、叶反射的什么色
反射出什么色它就显出什么色,因此花反射光是红花,叶是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