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茄子蝼蛄?
一、如何防治茄子蝼蛄?
蝼蛄又叫土狗子、地狗子、拉拉蛄等,主要有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是茄子苗期的主要地下虫害之一。防治方法:①灯光诱杀:在无风夜晚用黑光灯或日光灯诱杀,由于蝼蛄飞翔能力差,不易上灯,应在灯周围结合人工捕捉,并在附近土表撒施毒饵。②马粪诱杀:在蝼蛄发生田中挖长、宽、深各30~40厘米的坑,放入未腐熟的马粪和乱草,每天早晨捕杀成虫。③毒饵诱杀:每亩地用饵料(麦麸、秕谷、豆饼、棉籽饼或玉米碎粒)5千克炒香,加90%敌百虫150克(敌百虫用水稀释30倍)拌匀,可适量加水,拌潮为度,于浇水后或雨后撤于土表,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施撒效果最佳。亦可用40%乐果乳油10倍液或其他杀虫剂拌制饵料。④土壤处理或灌药液:当菜田蝼蛄危害严重时,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千克,对细土15~30千克混匀后撒于地面,再进行耕耙或栽前沟施毒土。如苗床受害严重时,用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灌洞灭虫。
二、茄子种植病虫害防治
茄子生长阶段主要的病虫害有绵疫病、褐纹病、青枯病、蚜虫、红蜘蛛等,应根据植保要求适时喷施针对性药剂(如0.5%波尔多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防治,并加入新高脂膜800倍液同时喷施,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茄子的病虫害防治
早春育苗的茄子,主要防治土传病害猝倒病、立枯病和菌核病。苗床土消毒,采用50公斤苗床土加20克68%金雷水分散粒剂和10毫升2.5%适乐时悬浮剂拌土过筛混均可装营养钵,或铺育苗畦上。苗期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0.05~0.1%氯化钙等,以提高幼苗抗病能力。出苗后,发病初期,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猝倒病;喷淋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立枯病。发现菌核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越冬栽培的茄子,防治细菌性叶斑病,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细菌灵、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喷施。
1月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无论是越冬栽培还是早春育苗,应注意保暖、除湿。
四、茄子病虫害鉴别和防治
茄子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菌核病、绵疫病、早疫病、枯萎病等,而虫害则主要来自于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蚜虫和茶黄蟥。
根腐病 这种病的症状是病根表皮褐色腐烂,致木质部外露,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可复原,反复多日后,叶片变黄干枯,整株死亡。 在防治上,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杀得20001000倍液+云大1201500倍液浇灌,每株0.2-0.3斤,7-10天浇灌一次,连续浇灌3-4次。
菌核病 菌核病在植物的茎、叶、果均可发生,其症状是先从主茎基部或侧枝5-10厘米处开始,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凹陷,后变灰白色,温度大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皮层腐烂。病茎表面及茎中心成黑色菌核。干燥后空心表皮易破裂,纤维呈麻状外露致植株枯死。果实受害,凹陷,褐腐,并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 配方用药是灰即定700倍液+云大1201500倍液喷雾,7天喷雾1次,连续喷雾3-4次;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云大1201500倍液喷雾,7天喷雾1次,连续喷雾3-4次。同时要注意,一定将重病株拔掉,并带至外面进行销毁。
绵疫病 绵疫病危害果、茎、叶、花器等部位。具体症状是,果实受害,近地面果实先发病,病斑圆形,凹陷,变黑褐色腐烂,温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茎部受害,水浸状,溢缩,温度大时长出白霉,上部枝叶萎蔫。叶面受害,形成水浸状褐色病斑,有较明显轮纹。 在防治上,可用安克20克+80%大生75克+云大1203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3-4次;或用新露灵600-800倍液+云大1201500倍液,或百思特600倍液+云大1201500倍液喷雾,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3-4次。
早疫病 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其症状是病斑圆形,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有同心轮纹,温度大时病斑长出灰黑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斑中部脆裂。 对于早疫病的防治,可用安克20克+80%大生75克+云大1203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3-4次。
枯萎病 枯萎病的症状是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萎,多表现在1-2层分枝上,有时同一片叶半边黄、半边绿,病茎维管束变褐色。 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杀得20001000倍液+云大12015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0.2公斤,7-10天灌根一次,连续灌根3-4次。
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 可采用易福(0.8%阿维印楝)1500倍液或除尽1500倍液喷雾,7-10天喷雾一次,交替使用。
蚜虫 可采用尽胜1000倍液或艾美乐30000倍液喷雾,5天喷雾一次。
茶黄蟥 防治上,可用平蟥1500倍液进行喷雾,7天喷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