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一、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症状: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表现很复杂,主要表现为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及黄化曲叶四种类型。
防治方法:控制番茄病毒病发生与流行应采取抗病品种和农艺防治并重,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在10%磷酸三钠水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摧芽播种。③抓好定植前后的栽培防病措施。在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的基础上,喷施爱多收6000倍液,增强抗病力。④晚打杈,早防蚜。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发病较重的棚室喷施1000倍液医用高锰酸钾,效果较好,隔5~7天再喷施一次。⑥黄化曲叶病毒由烟粉虱传播,初期可用500目或更密的防虫网防烟粉虱,当烟粉虱零星发生开始,交替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或者在保护地内每亩用22%敌敌畏烟剂200克熏烟。
二、番茄种植中易出现的病虫害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叶霉病、病毒病、晚疫病和蚜虫。
叶霉病:主要在叶片上发病,发病时叶片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随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
病毒病:病毒病是秋番茄的主要病害,发病时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深浅相间条纹斑,叶脉透明,病株较健壮,略矮,叶片变小,叶面皱缩,中部销突起,边缘多向下或向上卷起,果实出现条形病斑。蚜虫是秋番茄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在防治病毒病的同时必须防治蚜虫。
晚疫病:从从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暗褐色,销凹陷,边缘明显,云纹不规则,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白霉。
三、如何防治番茄落花落果?
1、施肥管理:应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进行追肥,特别要重视施钾肥,基肥最好用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等。追肥在坐果前薄施,挂果后重施,分次追肥。当一穗花开花3-4朵时,可用番茄灵等进行保花保果,低温时浓度低些。 2、浇水管理:开花结果期,植株生长需水量较多,要保证水分均匀供应。缓苗期至第一穗果坐住,一般不灌水,防止植株徒长造成落花落果;第一穗果膨大,第二穗果坐住,增加浇水次数,幼果膨大时适时浇水。 3、植株调整:非自封顶类型番茄可采用单秆整枝或双秆整枝。采取单秆整枝,单株留7穗果左右,多余的摘除,适时抹去侧芽和及时疏花疏果,保持果大均匀。一般每穗果先留7-8个,当果实长至直径约2厘米时,再将畸形果、病虫果除去,保留4-5个果实即可。 4、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溃疡病。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后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棉铃虫、菜青虫、蚜虫等,用纳农、农硕等药对棉铃虫及菜青虫有很好防治效果,苏得利或虫卵克防治效果也不错。蚜虫可用吡虫啉喷雾防治。
四、蕃茄TY病毒病害如何进行防治???
TY病毒I号适用于发现蕃茄TY病毒危害后对病毒的钝化及抑制 。
TY病毒II号适用于预防蕃茄TY病毒病的危害。
具体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目前仅在局部发生, 但由于该病毒主要通过烟粉虱传播, 鉴于烟粉虱强的生存与扩展能力, 要将该病毒病限制在一个地点和阻止其传播和扩散有很大的难度, 同时该病毒病危害重, 又几乎无药可治, 因此抗病毒病育种成为消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威胁的主要策略。目前国内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品种抗( 耐) 性选育研究还甚少,导致很多种植户与农户由于得不到抗病的优良品种,只能少种植,甚至改种其他蔬菜品种。为此,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种子生产企业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院校合作和交流,在抗病品种培育和推广上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优良品种的筛选工作正在进行,以TY病毒重灾区山东省为例,区域内寿光、临淄、广饶、莘县等蔬菜主产区纷纷成为国内外种子企业、院校试验TY的前沿基地。以“蔬菜之乡”--寿光为例,数十家国外知名种子公司,如: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荷兰瑞克斯旺、荷兰德澳特等陆续推出了抗TY病毒的番茄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培育无虫、无病壮苗。育苗床与大田生产要分开;苗床应选用近年来未种过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蔬菜的田块,育苗基质及苗床土壤要进行消毒处理,减少虫源与病源;育苗棚用40-60目防虫网隔离育苗,避免苗期感染;每亩苗床悬挂45cm ×25cm黄色粘虫胶板10-15块,诱杀烟粉虱,减少传毒媒介。
生产上要适当控制氮素,增施磷钾肥,适当喷施微量元素等叶面肥,保持田间湿润,肥水管理少量多次,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要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减少病源传播;此外还应该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以减少虫源。
3、化学防治
至今还尚未发现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病毒制剂。据报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一旦大面积发生,选用20%毒克星、2%菌克毒克、50%消菌灵和高锰酸钾等的防治效果均不明显,但可以在没有发病或发病前期,喷洒2%菌克毒克700-1000倍液,7-10天喷洒一次进行预防。此外,生产上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要加强对温室烟粉虱的防治,可选用0.36%苦参碱、1.8%阿维菌素3 000 倍液或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4-6克/亩等进行喷雾。
4、轮作换茬,确保增产增收。
轮作换茬不仅有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连续危害,还有利于夺取蔬菜高产稳产,换茬如上肥,由于不同种类蔬菜对于营养要求各不相同,轮作换茬可有利于不同作物在同一块土地对营养的选择性吸收,从而使作物增产。对于西红柿病害严重的地方可换种西葫芦、青椒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