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的防治
一、番茄病的防治
番茄夏季育苗幼苗期有四怕:一怕暴晒,二怕雨淋,三怕高温,四怕徒长。为了培养壮苗要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干燥通风的菜园做苗床,搭遮阳棚,苗床宽1米左右,床上荫棚必须有一层塑料膜以防雨水进入。膜上遮花帘,既透光又遮阳。下雨时在荫棚上覆薄膜,防止小苗淋热雨,晴朗的热天中午要用帘子遮阳,防止秧苗被烈日暴晒。
2、苗龄要短,一般30—35天,要一次成苗,不进行分苗,防止移苗伤根感染病害。
3、大棚延后的秋番茄正是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育苗,各种病害均较严重,可在育苗期间喷1—2次500倍液的百菌清或杀毒矾进行防治。
4、后期控制浇水和防止雨水浇透,造成秧苗徒长。
5、防止幼苗徒长,用矮壮素0.1%—0.15%喷叶片,共喷2次,使苗敦实粗壮。
6、植株腐烂并有白色霉烂可用普力克或恶霉灵800倍液灌根加喷湿。QQ597935749
二、番茄病虫害防冶方法?
这几个我都试过,但是我觉得农药是最好使的。
1.使用低毒农药
2.生物防治,引入害虫的天敌(这个不方便)
3.把韭菜,大蒜和番茄间植,能起到一定的防虫效果
三、蕃茄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在蕃茄整个生长期发生的病虫害很多,主要有立枯、猝倒病、青枯病、早晚疫病,叶霉病、白绢病、棉铃虫、烟青虫、科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1)立枯病、猝倒病主要发生于苗期,可用50%敌克松600倍液淋根。
(2)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在夏季高温湿条件下极易发生。若前作为花生或茄科作物,则更加快发生。该病没有特效药可治,只能及早预防:
A、选择前作为水稻或非茄科、花生等作物的田块。
B、选用抗(耐)青枯病品种,如粤星、粤红玉、丰顺、美国明华(玉林市农科所引种成功品种)蕃茄等。
C、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农抗“401”500倍液淋根,连淋2~3次。
(3)早晚疫病、叶霉病、白缉病等多发生为害中后期。防治方法:
A、避免过度密植不通风,特别早春蕃茄由于阳光少湿度大,宜疏种。
B、高畦种植,避免积水。
C、药剂防治:用58%瑞毒霉(雷多米尔)600倍液或普力克600倍液、氧氯化铜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喷洒,连续用药2~3次,同时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4)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以幼虫蛀食蕃茄花、花蕾及果实,主要蛀果、造成果实脱落,并易引起病菌易侵入造成腐烂,严重减产。一定要在低龄时,即孵化盛期幼虫尚未蛀入果时防治:
A、用20%甲氰菊酯(扫灭利)2000倍液、2.5%溴氰酯(敌杀死)2500倍液、5%抑太宝2000倍液、2.5%功夫3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加40%乐果1000倍液等喷洒,于早晚喷洒效果较好。
B、发现已受害果实(即虫钻入果实内)时,应进行人工摘除并全面喷药。
四、番茄小叶病如何治理
番茄小叶病有两种原因:一是生理性病害,一是病毒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上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了,我说一下病毒性病害。
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寄主残体、烟叶烟丝均可成为初侵染源。蚜虫危害、农事活动都可传毒。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和环境条件、植株生长势强弱关系密切,植株生长势衰弱,高温、干旱利于发病,氮肥使用偏多或土壤瘠薄、板结,或粘重、排水不良发病重。
防治番茄病毒病实行综合防治的方法:
(1)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选用抗病品种毛粉802、L402、佳粉15等;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菌壮苗;定植前7天和当天,分别细致喷洒两次杀菌保护剂,做到净苗入室,减少病害发生。
(3)栽植前实行火烧土壤、高温焖室,铲除室内残留病菌,栽植以后,严格实行封闭型管理,防止外来病菌侵入和互相传播病害。
(4)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每10—15天喷施一次600倍“天达---2116”,连续喷洒4—6次,提高番茄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
(5)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搞好肥水管理,调控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健壮长势,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6)全面覆盖地膜,加强通气,调节好温室的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使温度白天维持在25-30℃,夜晚维持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利于番茄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的侵染发展,达到防治病害之目的。
(7)注意观察,发现少量发病叶、果,立即摘除深埋,发现茎干发病,立即用200倍70%代森锰锌药液涂抹病斑,铲除病原。
此外要采用干热法进行种子消毒,把种子充分晒干,使含水量降至8%以下,后置于恒温箱内,在72℃条件下处理72小时,可杀死种子所带病毒;也可以采用药品消毒法杀灭病毒,一般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30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至干净即可。
化学防治:注意消灭蚜虫的同时,可用2000倍天达裕丰(或1500—2000倍盛之丰)药液+600倍“天达-2116”药液,自苗期开始,每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可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也可以用83增抗剂100倍液在定植前后各喷一次,或AV-2病毒钝化剂500倍液,每10-15天一次,连喷3-5次,或用1:4:600倍铜皂液每10-15天一次,连喷3-4次,可基本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