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树的毛病
一、杨梅树的毛病
杨梅褐斑病又名杨梅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凡杨梅产地几乎都有分布。为害叶片,进而使花芽和小枝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
症状及发病规律: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病斑中央转变为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子囊孢子),多数病斑可联接成斑块,病叶最后干枯脱落。
病菌以子囊果在病叶中越冬,在浙江5月中旬以后借雨水溅泼传播蔓延,8月中下旬出现新病斑,10月份病斑增多,10—11月份出现大量落叶。云南富民约3—4月间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后,6月下旬在去年感病植株的新梢叶片上就有病斑出现。该病一年发生一次,无再次侵染。土壤贫瘠,缺少肥料,树势弱容易发病,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上的杨梅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a、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多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体抵抗力。注意及时排除树盘积水。b、及时清除园内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c、药物防治:在4月上、中旬发病初期相隔10天左右连续喷药两次,采果后再喷一次,可起到良好效果。药剂可用1:2:200倍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律800倍液,或70%防褐灵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65%代森猛锌600倍液等。
二、杨梅树春季管理技术
1)对未经整形的正常结果树,树冠上部的枝条“去强留弱”修剪,下部的“去弱留强”修剪;
(2)对已经整形的正常结果树,只要剪去病虫枝、枯枝、残枝、衰弱枝、交叉枝、密生枝、重叠枝等即可;
(3)对幼年杨梅树,采用先放后理,从第3年开始整形修剪;
(4)整形修剪后,要及时将剪下的枝叶清理到园外,减少越冬虫卵和病菌。
三、杨梅树冬季怎么管理
梅冬季管理
1、培土。结合深翻进行一次树盘肥泥压土和培土,可就地取材,采用山地表土、草木灰、河泥、塘泥等,一般每隔两年一次,每次可加高5厘米左右,以增加杨梅园的耕作层,保护根系,增加根系的伸展范围,提高杨梅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强防寒能力。
2、清园。剪去病虫枝、枯枝,清扫落叶,并进行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虫源。在11月--次年2月间用波美3度石硫合剂清园1--2次。
3、防冻。下雪时注意雪情,及时摇落树冠上的积雪,以免损伤或压断枝条;用石灰液(石灰1斤、食盐0.1斤、水3--4斤)涂刷树干,既可减小日夜温差,减轻冻害,又可杀死树干上越冬的病菌、虫卵;冻害来临前,及时用稻草包裹树干,以防冻裂树皮。
4、栽植准备。本地杨梅的栽植时间以春季2月下旬--3月初最适宜。在冬季挖好100厘米见方、深80厘米的定植穴,穴施堆肥40--50公斤或饼肥4--5公斤,加磷肥1公斤,与土壤混合施入,回填土壤做成高出地面30厘米的定植墩,待用
四、种植杨梅树应注意那些方面?如:如何管理、什么时候施什么肥?还有那些病虫害需要防治,
在南方杨梅很容易种,用高枝压条一年后就可以定植,定植三个月内只要淋水就可以了,成活长出新芽就要淋些稀薄的农家肥,以后每年要施一次农家肥和二次复合肥。杨梅很少有病虫害,偶有驻杆虫,注农药进虫孔即可。
五、杨梅树在冬天怎么护理?
根据杨梅生理特性与生态规律,通常每年至少要进行春季、夏季(采后)与秋冬季三次管理,而秋冬季是杨梅树进入休眠期前的最后一次管理,管理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着杨梅次年的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RPE可以Q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