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上的棉铃虫打什么药比较好
一、棉花上的棉铃虫打什么药比较好
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虫害。
可以喷洒砒啉虫或敌百虫防治。
同时在夜间需要进行灯光诱捕。
二、怎样种植棉花?棉花必需施什么肥?
1、拌种、施底肥:覆盖棉花生长发育快,结铃多,产量高,需肥量大。为使其植体发育健壮,必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营养条件,定植前整地要细,施足基肥,浇透水,排灌方便,选好优良品种,搞好拌种处理,整地下种后,要用新高脂膜喷施土壤表面,并起垄盖膜,可保肥保墒,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出苗率,
2、田间管理:及时放苗,间苗和定苗 覆盖棉花,合理追肥,适时浇水,中耕除草,合理整枝,棉花整枝一定要精细。在花蕾期、幼果期、桃果膨大期要喷施棉花壮蒂灵可控制抽条疯长,促使棉树生长机能向生殖机能转化,使棉桃营养输送导管变粗,提高棉桃膨大活力,提高抗性,保蕾、保铃、保桃,加快棉树循环现蕾,循环吐絮,提高纤维质量。
3、防治病虫害:棉花病虫害有红腐病、黄萎病、红粉病、炭疽病、立枯病、曲霉病、角斑病、黑星病等病害,喷施针对性药物加强治理。植株各个阶段要严格注意病虫害的迁入,在每个生长期根据发病情况进行有效的药物防治,同时并喷洒新高脂膜以提高药效,使没有发病部位的病菌无法着落。
三、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有什么方法?
1、精选种子:选择不带病菌,成熟度好的棉种,在播种前,选晴天曝晒2-3天,增加后熟,提高出苗率和出苗速度。
2、农业措施
(1)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以上。
(2)合理施肥:冬前深翻熟化土壤,精细整地,增施腐熟有机肥、磷钾肥,或5406菌肥。
(3)提高播种质量:春棉以5厘米深土温达14℃时为适宜播期,播深4~5厘米为宜。
(4)加强苗期管理:适当早间苗、勤中耕,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土温,培育壮苗。
3、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 ①每667米2的用种,用25克浸拌种型“天达-2116 ”兑水1000-1500克+0.2-0.5克96%天达恶霉灵药液浸拌种子 ②天达恶霉灵+福美双拌种 ③用种子重量的0.8%的50%多菌灵,或种子重量的O.6%的70%甲基托布津拌种。
(2)苗期喷药防治 ①棉花出苗后喷洒1-2次600--800倍抗旱壮苗型天达--2116+恶霉灵3000倍液,提高棉苗抗低温和抗病能力。②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
四、棉花用什么土栽培
1.播前整地与种子准备
棉花种子萌发后,下胚轴伸长子叶出土对土壤质地及播种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播种前应隋细整地并造墒,以创造良好的播种条件。
选用成熟度高、充实饱满的种子做播种材料,是全苗壮苗的先决条件。一般以硫酸脱绒舌,剔除白籽、破籽等。
晒种有促进种子成熟、提高发芽率的作用。一般在播前抢晴天晒4—5天,晒到用牙咬婚籽时有响声为度。播前种子处理是提高田间出菌率和防治棉田病虫害的有效途径。
种子处理通常是以硫酸对棉籽脱绒,脱绒后以种衣剂包衣。种子包衣是在药剂浸种拌种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种衣荆由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经特殊加工工艺制吱,可在种子上迅速固化成膜。种衣在土壤中遇水只吸涨而几乎不被溶解,从而使药剂
和微吧等活性物质逐步释放,农药持效期大幅度延长,可长达40~60天。同时,种子包衣后可直接包装、贮存,可以适应种子产业化大量集中加工的要求。推广
种子包衣,可以彻底改变目前药剂浸种、拌种等落后的种子处理技术,是对传统农业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2.播种与合理密植
温度是决定播种期的重要依据。一般深5cm地温稳定在12—14℃左右为适宜播种期。 机械播种效率高,行直,深浅一致,下种均匀,跑墒少,出苗快,有利于一播全苗。播种深度以4cm左右为宜。
棉花种植密度的确定应以能否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和当地的光热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生产
潜力为依据,因此种植密度要根据气候、土壤、水肥条件、品种和栽培技术水平来确定。棉花生育期间,平均温度较高,南水充沛,无霜期长,宜适当稀植,反之则
宜适当密植。土壤肥力高、水肥条件好的棉田宜稀植,反之应适当增加密度。早熟、株型紧凑或容易早衰的品种宜适当密植,反之则稀。
3.施肥与灌溉排水
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提高地力水平是提高产量水平的基本环节。在地力不足,棉田单产不高的情况下,施用氮素化肥有较显著的效益。但随产量水平提高,施用氮肥必须因土壤养分状况配合施用磷钾肥,才能充分发挥氮肥的效益。氮磷配比以1:1—1:1.5为宜。 棉花生育期长,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依生育期棉株需肥特点,进行分期追肥。棉花一生中蕾花期是需肥重点。
北方棉区往往春旱,棉田灌溉以播前贮水灌溉最为重要。这是棉花能否全苗、壮苗早发的关键性措施,贮水灌溉可进行冬灌或春灌。
4.棉花整枝与化控
棉花整枝是传统的手工操作项目,包括去叶枝、打顶心、去边心、抹赘芽、打老叶等。整枝的目的是
控制棉花株型,调节棉株营养物质分配,减少无效消耗。整枝要起到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并防止徒长、改善群体光照、减少蕾铃脱落、促进早熟、提高产
量的作用。打顶的关键是掌握时间,一般在当地初霜前80~90天进行。原则是:枝到不等时,
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打边心是打去果枝的顶心,在高产田,棉株长势旺,宜分期打去边心。一般在棉花现蕾后及时去除第一果枝以下的叶枝,有利于第1—2
果枝的蕾正常生育、 早坐桃。
生长调节剂是调控棉花株型和群体结构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常用的生长延缓剂有矮壮素和助壮素(原名缩节安)。近年来以应用助壮素为主。
5.防治病虫害
主要有棉花黄萎、枯萎病、蚜虫、棉铃虫、地老虎、蓟马等。
来自土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