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病虫防治
一、萝卜的病虫防治
萝卜的主要病害有黑腐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菜螟、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等。
⑴病毒病:发病后出现花叶。叶片皱缩,畸形,植株矮小、根部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缺株减产。该病由蚜虫传播,高温(28℃以上)干旱有利于该病发生。可按以下措施加以防治:及早防治蚜虫;高温干旱季节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适期播种;合理轮作。
⑵黑腐病:感病后根部维管束变黑,肉质根内部变黑腐烂,造成黑心、空心,有特别臭的气昧。防治上应做到与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及时防治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等害虫;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千克(相当于0.02%)浓度的药液喷雾。
⑶蚜虫主要危害萝卜的叶。成群聚集在叶的背面和心叶吮吸汁液,使受害叶缘向后卷曲,叶片皱缩,并逐渐失水枯黄,使植株表现矮小,发育不良,直至枯死,此外,还能传播病毒病。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⑷菜青虫成虫产卵于叶子背面,似竖直的麦粒状,孵化后危害菜叶,吃成很多缺刻。随着虫龄增加,危害逐渐加重,有时仅残留叶脉,影响植株生长发育。且粪便污染叶面,传播软腐病。应在1-3龄幼虫多时施药防治,用高效B.t乳剂(8000国际单位/微升)1500倍液喷雾,配制药液时加人0.1%的洗衣粉,选轻气温高于15℃的阴天、多云天或在晴天下午4点后施用;或用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喷雾。
⑸菜螟成虫产卵于心叶等幼嫩叶片上,孵化后先潜叶危害,2龄后穿出叶面吐丝缀叶危害,使心叶死亡,4-5龄由心叶或叶柄蛀人根部,受害株枯死。抓住卵粒盛孵期并初见心叶受害时施药防治,用2.5%功夫乳油2500倍液喷雾;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⑹小菜蛾低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受害叶上呈现一个个透明斑,3龄后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苗期幼虫喜集中在心叶为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可用高效B.t乳剂(8000国际单位/微升)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交替喷治。
⑺黄曲条跳甲以成虫咬食叶片,形成许多小孔,受害重时,幼苗整株死亡,成虫还咬食留种萝卜的花蕾、嫩英。果柄、嫩梢,造成减产。幼虫则蛀食根皮,咬食须根,影响植株生长及肉质根商品性。防治方法是:前作收获后注意清洁田园,及时翻耕晒堡、冻堡,以减少虫源;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2.5%澳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
二、萝卜主要有那些病虫害?
为害萝卜生产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等,病害主要是霜霉病、黑腐病、病毒病等。防治措施如下:
一、病害
1、霜霉病:萝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先从外叶开始,叶面出现淡绿色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出现白霉,严重时外叶枯死。药剂防治为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10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施。
2、黑腐病:黑腐病是由黑腐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状是根部中心变黑以及肉质根的维管束变黑腐烂,后形成空洞。高温多雨、灌水过量、排水不良、肥料末腐熟、连作及人为伤口或虫伤多利于发病。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喷洒41%的好力克悬浮剂5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D3次。
3.病毒病:病毒病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叶色黄绿相间或发生畸形。蚜虫是重要传播媒介。田间管理粗放,高温干旱,蚜虫、跳甲发生量大或植株长势弱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可使用1.5%的植病灵500倍液或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喷2-3次。以增强植株的抗性,同时注意防止高温、干旱。
二、虫害
1、蚜虫:平均每株有蚜虫3-5头时,即应喷药防治:可用40%乐果800-1000倍液,或吡虫啉1000倍液喷施
2、菜青虫:为菜粉蝶的幼虫,主要为害叶片。菜青虫幼虫三龄前食量小,抗药性差,药剂防治以幼虫三龄前防治为宜。药剂防治选择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或2.5%莱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等。
3、黄条跳甲:成虫与幼虫均造成危害。成虫咬食叶片,幼虫为害根部,萝卜肉质根受害后最后变黑腐烂。药剂防治选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布叶面或灌根。
三、萝卜在生长过程中腐烂了怎么防治
病害1、霜霉病:萝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先从外叶开始,叶面出现淡绿色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出现白霉,严重时外叶枯死。药剂防治为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10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施。
2、黑腐病:黑腐病是由黑腐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状是根部中心变黑以及肉质根的维管束变黑腐烂,后形成空洞。高温多雨、灌水过量、排水不良、肥料末腐熟、连作及人为伤口或虫伤多利于发病。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喷洒41%的好力克悬浮剂5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病毒病:病毒病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叶色黄绿相间或发生畸形。蚜虫是重要传播媒介。田间管理粗放,高温干旱,蚜虫、跳甲发生量大或植株长势弱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可使用1.5%的植病灵500倍液或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喷2-3次。以增强植株的抗性,同时注意防止高温、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