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烂果病怎样防治?
一、辣椒烂果病怎样防治?
防治葡萄烂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彻底清除菌源。
秋后枝蔓下架前清除病残体,并将其集中烧毁。
(2)秋季埋土防寒前和春天出土后喷70%多硫化钡50~1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晶体300倍液喷洒藤蔓,铲除菌源,减少发病。
(3)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蔓,集中深埋。
(4)加强果园管理。
雨后及时排水、松土,防止园内湿度过大;及时绑蔓、摘心,保持架内通风透光;增施钾、钙及微量元素,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叶片功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控制产量,合理负载,依照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产量,一般成龄果园亩产量应控制在2500~3500千克。
(5)药剂防治。
地面撒药消除菌源。对上年发病严重的果园,在病害发生前(6月上旬),于地面撒石灰(亩施药量约15千克);pH(酸碱度)较高的土壤(pH7以上)可进行地面撒药(福美双、硫黄粉各1份,石灰2份,三者混合均匀,撒在地面上,亩用量1~2千克);或架下喷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均可控制来自土壤越冬的初侵染病原。
生长季节喷1∶0.5~0.7∶200波尔多液,每隔5~10天喷1次,保护叶片、枝蔓、果穗等,减少受侵染机会。
针对病害,及时对症喷药。果实着色后为防止农药污染果穗,可采用21%过氧乙酸500倍液,或25%松脂酸铜乳油600~800倍液。
二、秋延迟大棚辣椒,移植后需要防治什么病虫害,打什么药
疫病,锰锌氟吗啉,异菌脲,百菌清防治,,炭疽病,咪鲜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嘧菌酯等等唑类的可以,但是唑类的有杀花的副作用,尤其是某些品种,买药的时候咨询下店里技术人员,,飞虱蚜虫吡虫啉这些就行,红蜘蛛类的阿维菌素加哒螨酯。小小见解,不对的请指教
三、辣椒叶子上长腻虫怎么办?
辣椒是我们农民每年都会种植的蔬菜,在辣椒种植的过程中,腻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如果是辣椒叶上出现了腻虫,对于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来讲,有很多的办法,来处理腻虫,防止腻虫继续祸害辣椒叶。
对于我的老家来讲,近年来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辣椒果实中,农药的残留。为了消灭腻虫,一般都会用到下面这些方法:
一、喷洒草木灰草木灰是我们农村,非常常见的一种肥料,他是我们日常做饭时候,木材燃烧所留下的灰层。我们可不要小看了草木灰,他是很好的钾肥,而且拥有很强的碱性。
在我们老家辣椒长了腻虫以后,就会在辣椒植株上撒上草木灰;待到夜间气温下降以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到了草木灰上,就会使得草木灰和水混合。
在这样的情况下,草木灰的碱性也就会被释放出来;这些碱性对于腻虫来讲,足够要了它们的小命。而且草木灰在脱落到地上的适合,还会伴随着腻虫的身体一块腐烂,成为辣椒的肥料。
二、自制花椒、辣椒水花椒和辣椒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除了能够改善食物的味道以外,很多时候他们也是防虫的小能手。
在对付辣椒叶片腻虫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花椒和辣椒提前浸泡。最好的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使得浸泡的辣椒和花椒水变色。而且为了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将他们捣碎。
将浸泡好的辣椒、花椒水,喷洒在辣椒的植株上,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腻虫效果。
当然了如果不想这么麻烦,我们也可以直接购买农药,只需要将农药稀释以后,就能够用于杀灭腻虫,这种方法简单省事。
四、治疗辣椒花叶病毒病 有什么好药吗
辣椒花叶病毒病与螨害的区别及防治 辣椒花叶病毒病与螨害是辣椒常见的病虫害,对辣椒危害较大,两者症状有些相似之处,都表现为叶片变小,皱缩、卷曲、畸型,但成因及防治措施截然不同,只有正确区分两者的症状,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两者最大区别是:被螨害叶片的背面变成黄褐色,好似生了一层“锈”,类似被锈壁虱为害的柚子皮,且叶片增厚、油渍状;而感染病毒的叶片无上述症状,只是在叶片上形成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卷曲,植株畸型,生长严重受阻,有的虽能开花结果,但果很小。总之要区分两者主要看叶背是否“生锈”。有锈斑的则为螨害。
防治措施:
一、病毒病的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先把种子用清水预浸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20~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彻底洗净后再催芽播种。
2、生长前期喷药预防:可用20%病毒A500倍,或20%病毒速克700倍液喷洒,在苗期、移栽后,始花期各喷一次。
3、着重防治蚜虫,切断传播途径。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有蚜虫发生,一定要防治,可用10%大功臣2500倍液喷洒。
4、一旦发现有病株要及时除去,并在周围撒上石灰,且把病株拿到远离菜园的地方销毁,同时要把手洗干净后才能接触其它植株,以防传染。
二、螨类防治
为害辣椒的螨类多为茶黄螨,可在发生初期用20%扫螨净2000倍,或0.2%爱诺虫清1000倍喷洒,要喷湿叶背,两者合用,效果更好。
五、辣椒上有蚜虫,用什么能够防治?
蚜虫是蔬菜发生量最大、危害期最长的害虫。随着农药施用量的逐年加大,蚜虫抗药性逐年增强,因此采用无公害治蚜。
一可提高防治效果,减低生产成本;二可减少农药残留,达到无公害的目的。
常见的无公害防治主要有七种方法:
1、黄板诱蚜。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用涂有10号机油的黄板来诱杀。黄板的大小一般为15-20厘米见方,插或挂于蔬菜行间与蔬菜持平。黄板诱满蚜后要及时更换。
2、银灰膜避蚜。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驱避性,可在田间挂银塑料条或用银灰地膜覆盖蔬菜。防治秋白菜蚜虫,可在白菜播后立即搭0.5米的拱棚,每隔0.3米纵横各拉一条银灰色塑料薄膜,覆盖18天左右,当幼苗6-7片真叶时撒棚定植。避蚜效果达80%以上,可减少用药1-2次。
3、洗衣粉灭辑。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蚜虫等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因此,可用洗衣粉400-500倍液灭蚜,亩用液60-80公斤,连喷2-3次,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植物灭蚜。①烟草磨成细粉,加少量石灰粉撒施;②辣椒加水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③桃叶浸于水中一昼夜,加少量生石灰过滤后喷洒。
5、植物驱蚜。韭菜挥发的气味对蚜虫有驱避作用,如将其与其它蔬菜搭配种植,可降低蚜虫的密度,减轻蚜虫对蔬菜的危害程度。
6、消灭虫源。菜田附近的枯草、蔬菜收获后的残株病叶,都是蚜虫的主要越冬寄主,因此在冬前、冬季及春季要彻底清洁田间,清除菜田附近杂草。
7、保护灭敌。蚜虫的天敌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草蛤、食蚜蝇、食蚜蛤及蚜霉菌,对他们应注意保妒加以利用,使蚜虫的种群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数量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