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番茄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2025-04-04 13:4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一、番茄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番茄病害:1晚疫病2、早疫病3、灰霉病4、叶霉病5、斑枯病6、病毒病 青枯病 溃疡病 疮痂病 脐腐病 裂果病 根结线虫病

虫害:不是很多 主要的是病害 在生产中

防止方法百度百科上应该有 哈 太多了

二、西红柿病虫害防治

 

西红柿芽枯病发生部位一般在植株第二、第三穗果的着生处附近。发病株腋芽处出现纵缝,形成裂痕,呈竖“一”字形或“Y”形,裂痕边缘有时不整齐,但没有虫粪,芽枯病发生严重的植株,生长点枯死不再向上生长,而是出现多分枝向上长的情况。 

防治措施 

1、西红柿定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同时注意中午放风,不使棚室内温度超过35℃;或及时采用遮阳网覆盖,以降低光照强度,避免造成高温危害;也可以在高温的中午,在叶面喷洒清水,以降低周围温度。 

2、在番茄生长期实行配方施肥技术,并适当增加硼、锌等微肥的施用,适时中耕除草,合理浇水,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在开花结果期及时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防裂果、畸形果发生,使西红柿品质提高,连连丰产。 

3、芽枯病发生后,要注意培养出新的结果果穗,去掉一些徒长枝杈,并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同时在适当的位置留一穗生长较好的花序,用它代替失去的果穗,以减少产量损失,必要时用浓度为0.1%至0.2%的硼砂溶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植株进行叶面喷洒,每隔7至10天一次,连喷2至3次,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三、小西红柿种植中有哪些病害?

早疫病

发病后叶面具同心轮纹状病斑,暗褐色,水渍状。茎和叶柄、果实等发病后也有同心轮纹病斑,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新高脂膜800倍稀释液喷雾,每7天1次,连喷3~4次。

叶霉病

果实发病时蒂部周围有凹陷较硬的黑色病斑,叶片有不规则黄色病斑,潮湿时产生褐色霉层,使叶片枯黄、卷曲,然后脱落。

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新高脂膜800倍稀释液喷雾,每7天1次,连喷3~4次。

灰霉病

开花期可在蘸花药液中加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效果很好。也可对果实喷雾,喷施时可,或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病毒病

发病初期可用病毒灵+新高脂膜800倍稀释液喷雾,每7天1次,连喷2~3次。

晚疫病

受害叶柄和主茎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倒伏,病斑从叶尖叶缘开始,潮湿时有白色霉状物,干燥时干枯,病斑由褐色转暗褐色,水渍状或云纹状,稍凹陷,病果坚硬。发病时可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新高脂膜800倍稀释液喷雾,每7天1次。也可用粉尘法防治,即用喷粉器喷5%百菌清复合粉剂,每次每亩喷1公斤,傍晚喷施。

脐腐病

为害西红柿果实。发病时可根外追施1%过磷酸钙或0.1%硝酸钙+菜果壮蒂灵,每10天1次,连喷2~3次。

斑枯病

叶片发病时呈水渍状,病斑近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稍凹陷,如鱼目状,后散生黑色小点,易穿孔。叶柄、茎和果实都可散生小黑点。

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新高脂膜800倍稀释液喷雾,每7天1次,连喷3~4次。

虫害主要有棉铃虫和蚜虫。棉铃虫应在开花期每隔5~7天喷洒杀虫剂+新高脂膜溶液,并经常更换施用。蚜虫可用抗蚜威、吡虫啉等药剂+新高脂膜溶液喷雾毒杀。

以上是小西红柿(又叫圣女果)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四、西红柿的种植与预防病虫害

一、西红柿的种植技术

1.温度要求

番茄喜温,白天适宜的温度为25~28℃,夜间16~18℃。低于15℃

,番茄种子发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转红受到影响:低于10℃,生长缓慢,生殖发育受到抑制,5℃时茎叶停止生长,2℃则受到冷害,0℃即被冻死。高于35℃生殖发育受到影响,高于40℃生理紊乱而热死。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和转熟,促进植株健康发育,防止徒长,增强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产量。

2.湿度要求

基本原则是除发芽、出苗以及分苗定植后的缓苗期,要求较高温度和湿度外,其他时期都不需要高湿度。对水分要求除定植前和开花期以及转熟期要适当控水外,其他各期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3.施肥原则

番茄需肥量较大,各时期都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但各个生育时期对肥

量需求又有一定差异,前期侧重氮肥,后期侧重钾肥,磷肥的需求贯彻生育期始终。但整个生育期间要保证钾肥的需求量。

在保证番茄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对番茄进行低温锻炼,以促进正常的生殖生理过程和受伤后的尽快愈合恢复生长;而在分苗及定植前则要通过充足的锻炼,以保证安全渡过受伤后的艰难时期,而在正常生长阶段,温度可适当稍低。

番茄栽培的关键是培育壮苗,壮苗指标为6~9片叶,苗龄55~70天,20~25厘米高,100%显花蕾。

在番茄生产中,应对番茄进行配方施肥。生产100公斤番茄需要氮0.4公斤、磷0.45公斤、钾0.44公斤。按亩产5000公斤计算,应分期及时追施“盛果肥”,这时需肥量大,施肥量应适当增加,每次每亩追施硫酸铵29公斤、过磷酸钙18公斤、硫酸钾20公斤。

在种植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环境养分供应,适当减少氮磷化肥的用量。

2.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秆多的堆肥,少施鸡粪、鸭粪等禽类粪肥,这样可以恢复地力,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对除盐、减轻连作障碍等也有好处。

3.早春温度低,土壤养分供应慢,前期追肥要跟上,5月份以后减少氮肥追肥,增加钾肥的使用;初秋温度高,土壤有机养分供应能力强,以控为主,不要追肥。

4.推荐施肥应与合理灌溉紧密结合,建议采用膜下沟灌、滴灌等,每次每亩灌溉不超过30平方米,沙土不超过22平方米。

5.对于越冬长茬的番茄,利用夏季休闲可以种植甜玉米,做到合理轮作,克服连作障碍。

二、预防病虫害

1.番茄花皮病因:由于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受害程度取决于品种(大果红番茄万达就不易感染)、日照时数、光照强弱以及土壤中氮、磷、钾的比例。防治方法:主要是在管理上下工夫,适当增加光照科学确定播种、定植期,采用配方施肥。已出现上述病状的可以喷多元素肥。

2.番茄果实空洞

番茄空洞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心室数目少的品种易发生。形成番茄空洞果的原因较多,如喷施激素时间不当、光照不足、结果盛期浇水不足、留果太多、营养物质供应不上等。各番茄品种的长势不一,应根据各品种的特性及时掐尖儿,使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

3.番茄细菌斑点病

发生规律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幼苗发病后传入大田,并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以致造成流行;在田间只要最初有10%的植株发病,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在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

2.种子处理

用5℃温水浸种30分钟,或用0.6%醋酸溶液浸种24小时,或用5%盐酸浸种5~10小时,或用1.05%次氯酸钠浸种20~40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稍晾干后再催芽。

3.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600倍液、20%噻菌灵(龙可菌)悬浮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氢氧化铜溶液进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4次。

4.绿背果

症状:果实变红后,在果实肩部或果蒂附近残留绿色区或斑块,始终不变红,果实红绿相间,绿色区果肉较硬,果实味酸,口感差。

发病原由:偏施氮肥,番茄植株长势过旺的情况下发生,尤其在氮肥多、钾肥少、缺硼、土壤干燥时,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果实膨大期,及时补钾,喷施含钾和硼的复合微肥。

5.茶色果

症状:果实成熟后变红,但红中显暴露褐色而使果实呈茶褐色,果实外貌发污,光芒度差,商品性明显低落。

发病缘由:高温、弱光是产生茶色果的根来源根基因,果实成熟期温度低于24℃,叶绿素就会增多,并延迟番茄红素构成,招致茶色果的出现;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钾、硼缺乏,在轮作、土壤盐演化的温室,若再过量施肥,都容易惹起茶色果。

防治方法:举行果实催熟处置惩罚,制止忽干、忽湿或过干、过湿。或过量施用氮肥,制止营养生长过旺。

6.脐腐果

症状:在果实乒乓球至鸡蛋大小的幼果期发病,开始果实顶部(脐部)最初呈水浸状暗绿色或深灰色,很快变为暗玄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或凹陷状,病斑有时有同心轮纹,果皮和果肉柔韧,一般不腐败,氛围湿润时病果腐败。

发病缘故原由:直接缘故原由是缺钙造成的。四是生长调治剂处置惩罚过的果实易发生脐腐病。

防治方法:一是制止氮钾肥过多的同时又一次性施入大量的速效性肥料;二是防备土壤枯燥,增加灌水量;三是进入结果期后,每7天喷一次0.1%~0.3%的氯化钙水溶液,也可一连喷施绿芬威3号等钙肥。

7.日灼果

症状:果实被灼部位呈大块褪绿白斑,外貌有光芒呈通明革质状,凹陷。后期病部变黄,外貌有时出现皱纹,干缩变硬,果肉坏死,变成褐色块状。

防治方法:公道密植;过度整枝打杈;在选留花序和整枝绑蔓时,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内侧,靠自身的叶片遮光;打顶尖时在最后一个果穗的上面要留2片叶,为果穗遮光;及时透风、低落室温;遮阳网笼罩,制止强光。

发病缘故原由:果实受阳光直射部门温度过高而被灼伤。

上一篇:高粱怎么种植 (大概说法) 下一篇:杨树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技术与方法